文创园冷落
文创园,一哄而上,随后,秋风落叶。说实话,百分之九十,亏,或者在煎熬,无望地等待某个奇迹发生。
文创园冷落曾经色彩斑斓的策划、野心勃勃的规划,如今,花瓶般,碎了一地。你看那些用心深厚的房子、街道、童话般的小镇,如今,像用过的,孩子的作业本,风中孤寂地旁落。
文创园冷落文创是什么,恐怕还有回到源头来看。文化能创造什么?回顾今天,审视那些被认为具有文创资源、特质的小镇,无疑,都经历时光与岁月的淘沥,一代代的人生遗存,她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数百上千年的生活方式的积累。今天,我们看到的化石,当作财富,四川的乌木、辽宁朝阳的树化石。时光的结晶。任何一棵树,都无法比拟。今天的古镇热,随后的文创小镇,产业园等等。行为类似再造乌木、化石。
文创园冷落今天大部分的文创小镇,是白日梦,无根的空想。小镇,她自有代代相传的烟火气,有几乎扎根于此,生死相依的土著,那些原住民。那里的泥土,都渗透原住民的气息。今天,发现不少艺术家,买来动迁旧宅的门窗、石鼓等,做院子。个人追求,倒满有格调,如果以此作为小镇,作为文创,就玩大了。
文创园冷落文创小镇毕竟不是动物园。给大家观光看的。每个房子,都应给个理由,谁会经常住在那里?改成民宿,那个网红会陪你住吗?上千元一夜价格,干嘛这样玩儿?除非钱是白捡的,或者,暗道上来的。能这样消费的,有几人?所以,大部分房间无人住,或许,周末,为了和情人拍拖一夜,值,其他,还有什么原因呢?久了,就成鬼屋。老人说,屋子空太久,人不住,别的东西会住。听起来,怪吓人的,说笑话了。
文创小镇,是个伪命题,是房地产出逃无奈之举。那么远的地方,孤零零的一小片人家,谁跟谁都不认识,怎么会有人来。转来转去,变法炒房子,这回很难有人上当。中国的文化人没有钱,农家乐玩一天几天尚可,倒是不少附庸风雅的人,不过,真的往文化上投入,没几个。赚钱的人,都知道,钱不好挣。
当代的产业园,有可能成立。有业,就有家,有人,需要屋子,道理就这么简单。就要繁衍生息,上学,生活,白天黑夜,园区人比梦想还多,这种新兴的社区,方可能成为当代新人类生活区。
文创被逼,只有找到产业,才有出路。你的业呢?
从文创园到时下的民宿热,总有感觉,不是在做生意,在打劫或者,变相合理行骗。几度功利,几度投机,就是当今社会的病。很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