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目标是30天,但我只完成了14天,还不到一半,着实可惜,可是怪谁呢,还不是自己毅力不够。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话一点毛病没有。我想了想,事已至此,那就转变思路,把三十天的目标,改为两个14天,也就是分阶段完成。这样的话,一个月还有两天的休息时间,就算给自己的一点犒劳吧。墨墨背单词,日记,简书,读书,电影,最好还有日语,如果这些简单的事都不能坚持,那其他事,还有机会吗?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学习做菜,还有吉他,还有钓鱼,还有旅行,黄山和北京……更远的还有出国,难道都忘了吗?
处理好店铺事宜,已经十点半了,但我还是要出门,大好时光,怎么可以浪费。我先去女人街吃午饭,当然还是七七小面,然后在卡旺卡买了一杯加冰的满满橙意茶,带走去三孝口新华书店。四楼没有位置,还好五楼靠窗的地方可以坐。这个地方的好处是,空间小,比较有安全感,坏处是人一多,出去就麻烦了。像我这样脸皮薄的,不想打扰别人,怎么好意思让别人起身呢。其实,我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我不想打扰别人,也不想别人打扰我,大概是孤独的时间太久了,本能地感觉,自己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我这次转换了顺序,先做试卷,再看书。刚开始头脑比较清醒,如果看了两个小时书,再去做题,我肯定又犯迷糊了。这些题目,大部分还是挺容易的,不过要注意审题,不能马虎大意,只要把这些容易的题拿下,考试基本就可以过了。至于那些难题,就算蒙也能蒙对几个吧,我不相信自己的运气会那么差。微信读书,刚开始是戴建业的唐代诗歌课,然后是毛姆的文学课,最后是余华的作品,兄弟。大概是受了莫言的影响,我越来越喜欢余华写的东西了。从最开始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到在细雨中呼喊,黄昏里的男孩,在余华的笔下,我看到了过去中国人的生活,从物质到精神,非常纯粹,真的一面。
四点半,离开书店,外面的太阳还老高,我打算去杏花公园转转。好久没来了,公园修整的那部分,现在也开放了。我走在新的跑道上,忽然想起三年前,那时我常来这里跑步,还有公园里的悦书房。感觉那些事情犹在昨日,但已经过去好几年了。自从有了疫情,2020开始,时间的加速进程,更快了。也有可能,是因为从那时起,我不再是二十多岁了,过了30周岁的生日,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都说三十而立,可我却一事无成,女朋友离开了,店铺生意也不好,爸爸又病了,还有房贷……似乎从那天起,我的生活里就很少有快乐了,这中间的一个插曲是慧慧,她来了,又走了,我的生活重又回到了过去,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有时候,也会自暴自弃,但是自暴自弃之后呢,生活不还是要继续,这样做有用吗?我想,我之所以会坚持二十年写日记的习惯,就是为了开导自己,没有别人,只能自己跟自己说话。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写日记,那么,我的人生一定画上了句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