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1.青铜铭文出现在西周时期
2.周代青铜器的代表装饰纹样,主要有窃取纹
3.铜鼓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而汉代的作品最为精美
4.1982年1月的马山祷厂一号墓发现,堪称打开了一座战国丝绸艺术的宝库
5.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铜灯是在战国时期。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十二连枝铜灯
6.长信宫灯出土在河北省满城县,他以青铜鎏金工艺制成
7.汉代丝绸最流行的纹样是信期纹
8.汉代青铜最流行的纹样是云气纹
9.反应汉代印染工艺成就最高的是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纱,它是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一种装饰方法
10.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
11.秘色瓷烧造于五代时期,烧造地点在浙江余姚
12.唐代工艺成就唐三彩的三种常用颜色是黄、绿、白
13.唐代的牙雕十分精美,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若干新的技法,其中拨镂器就是唐代独创
14.隋唐男子的主要服饰是圆领袍衫
15.“类冰类玉”指的是越窑青瓷,“类银类雪”指的是邢窑白瓷
16.龙泉窑以烧造青釉瓷著称,是南宋时期重要的窑厂
17.邢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内邱县
18.磁州窑鼎盛于宋金时代,常见的装饰手法有白地黑花
19.工艺美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
20.宋代官窑以青瓷著称
21.南宋缂丝名家有定州沈子蕃、松江朱克柔等
第二篇
22.青花发展到明代以宣德年间的青花产品最为优秀
23.明代竹雕“三朱”的籍贯是嘉定,而淮澄的籍贯则是金陵
24.江南小型私家园林的代表有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
25.中国当代三大名锦是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
26.中国传统工艺“三绝”是北京景泰蓝、福建脱胎漆器和江西景德镇瓷器
27.紫禁城营建于明代明成祖皇帝时期
28.清代已经形成不同地方特色的刺绣工艺体系,最著名的就是五大绣:蜀绣、顾绣、湘绣、粤绣、京绣
29.清代缂丝工艺,乾隆时期最为发达
30.清代刺绣的发展,不仅名家辈出,而且产生了关于刺绣工艺的专门著作,如清道光年间丁佩著《绣谱》一书,还有清末民初的《雪宦绣谱》
31.在清代,南京、苏州、杭州是全国丝织业三大织造中心
32.清代家具以苏作、广作、京作为代表,被称为清代家具的三大名作,造型与装饰设计各具地方的特点,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
33.我国原始彩陶最主要的成型方法是手工捏制,而人面纹装饰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
34.庙底沟彩陶的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经典
35.原始社会的各种工艺创作,在工艺美术创作上给我们很多的启示:(1)实用和装饰的统一(2)技艺对艺术的影响(3)形式感的应用(4)标号性的艺术手法
36.青铜器上的纹饰很富有时代特征,商代以饕餮纹为代表,西周时期则以窃取纹为代表。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品种特点也很突出,其组合商代是重酒器体制,而西周则转向重食器体制。战国装饰纹样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纹
37.青铜器铸造采用合范法,即为后世称为陶范法的铸造工艺
38.蜡模法是用蜡作原料,作为铜器的模型
39.青铜器的著作方法:陶范法或泥模法,此外还有一种失蜡法。到春秋战国时期进入印纹阶段。这是工艺装饰的一大改革
40.青铜加锡的一种合金,颜色灰青,故名青铜。青铜在铸造中较红铜有如下几个优点:(1)熔点降低(2)硬度提高(3)减少铸件中的气泡或沙眼。青铜装饰史上,商代典型纹饰是饕餮纹,西周则以窃取纹最为典型
41.我国第一部工艺理论著作是《考工记》,他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工艺思想
42.商代的饕餮纹、周代的窃取纹、战国的蟠螭纹、汉代的四神纹和云气纹、六朝的忍冬纹和莲花纹、唐代的牡丹、元代的松竹梅、明代的串枝莲
43.商代的威武庄严、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犷豪放、明代的敦厚、清代的纤巧
44.周代的玉器是作为伦理道德、等级名位的标志,是统治者的一种尊贵的特殊的工艺品
45.彩绘陶的装饰纹样:(1)几何纹(2)云纹(3)花瓣纹(4)鸟兽纹
46.兵马俑制成方法,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
47.汉代铜镜的特点:体薄、平边、圆钮、装饰程式化
48.汉代的早期瓷器使用了“龙窑”
49.汉代刺绣的针法,主要是运用了辫绣,或称锁子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