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仪式感的人生才算小确幸:
四月份的时候内地重映了大话西游,据说还是加长版。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和舍友在外边吃饭,我记得我当时以一副非常得意的神态跟她说,这次肯定会有很多人去看的。她头也没抬 冷哼了一声:“比如你。”我讶然,问她,“你怎么知道我会去?”她还是没抬头,喝了一口汤才开口:“因为你就是个仪式感太强又矫情的人。”我一时语塞,不明白为什么在她心里仪式感和矫情怎么就划等号了,难道所有抱着弥补遗憾的情怀去看大话西游的人,都是矫情作祟?不欲再争执和解释下去,只好沉默吃饭。
事实证明我还是约了闺蜜一起去看了大话西游,说我仪式感强也好,矫情也好,总之这一次,我没有再错过它。
其实大话西游我已经在电脑上看过好几遍了,但还是想去影院里看一次
也许,我欠了星爷一张电影票。
至于舍友说的仪式感强和矫情的问题,我不否认,但我也不肯定。
事实上已经不止有一个人这样说我了,但我一直觉得,有仪式感的人才能算是小确幸。她们告诉我大多数人的青春都是平静无波,小说里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故事并不会发生在现实中,即使发生也不会反正在自己身上。可是我偏偏觉得,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经历不一样,疼痛伤感缅怀都不一样。我们无法经历和感受别人的生活,也无法将自己的再重来一遍,只能握住当下,尽力给自己想要的生活。毕竟未来和过去,都是虚的。
记得看完大话西游之后,我和闺蜜去逛了逛屈臣氏,买了好多东西,闺蜜说我现在活的越来越小资了。我愕然,但我也承认。看着购物筐里满满的护肤品,我就觉得人生一大幸事莫过于此。
我努力地写稿子,兼职,也好好学习,为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给自己最想要的小确幸。
记得以前每到一个节气的时候,妈妈都会给我做一些习俗上习惯吃的食物,饺子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后来上学越来越远,不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妈妈就会适时地打来电话,耐心地告诉我今天又是什么节气,该吃什么食物。一遍一遍,不厌其烦。久而久之,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必须要吃到一些符合节气的食物。似乎只有这样的仪式感,才能够让我感受到妈妈的爱,让我在独自行走的漫漫长路上得到一丝温暖。
人生是场单程的旅途,无论有多少人陪你,有些路途总是要一个人走过。或艰辛,或孤独,或疲惫,或坎坷。《何以笙箫默》里何以玫有一段心酸的内心独白:一人花开,一人花落,这些年来,无人问询。
我于这沉睡的尘世间悲哀地独立。悲壮,也决绝。
我沉溺在沧海里,形单影只,不愿苏醒。
自我有记忆以来,从小到大每一年的除夕夜,我都是在和父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欢笑声中度过。我一度以为只有看春晚才是过除夕夜的正确的唯一的打开方式。似乎只有看了春晚才算真正过了除夕,迎接春节,迎接新的一年和新的生命伊始。
说心里话,我甚至在心里默默决定,等以后嫁人生子了,也要在自己新的家庭里保持每年都看春晚的仪式感。
这是只属于我的倔强的不肯放弃的仪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