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脑科学,帮助我们更好逆袭人生
昨天认真的清理了书柜,一些不要的东西,果断的"断舍离”扔掉了,我在收拾东西上,有点马大哈,丢三落四的,需要找个方法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书读得越多,就会发现很多道理是相通的。一些基础类知识的书籍,有必要花时间来读透,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其他书籍就容易的多。
了解所长林超,最开始是在微信视频号,他的知识面很广,知识跨度大,对于许多前沿的知识都很熟悉,关心未来发展趋势,属于我想了解的知识的源头。各种专业术语如数家珍,语速快,巴拉巴拉解读起来很接地气。
前段时间到书店逛,看到所长林超出书啦~《开窍》,我马上买了一本,因为学习需要系统性,翻看视频是件很不方便的事情。希望通过这书了解15大基础学科,100个跨学科思维模型,帮助我学习跨学科的知识。
你想逆袭人生吗?
这本书里,提供了20条逆袭人生的建议。
人生逆袭,最大的阻力来自哪里?函数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做出职业选择…
前面写了一些读后感,今天继续用“触动点学习法”,学习脑科学这一章。
我们熟悉的费曼学习法,就是脑科学的应用。费曼学习法,学会某类知识,你最好去教会他人,教会他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边说边画。
把要学的知识说出来,激活了前额皮质、布罗卡区和颞上回。
写下来和画下来,唤醒了视觉中枢。
如果你再给别人讲出来,进一步唤醒了镜像神经元。
如果对方听得津津有味,还激活了负责奖励的下丘脑。
如果你能够再唤醒自己的触觉和嗅觉,会激活更深层次的脑区,使学习效率更高。
今天我学到的是一种刻意练习的方法“富兰克林训练法”,符合脑科学的原理。
富兰克林法:刻意练习的好方法
启动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们经常用“先完成,再完美”来鼓励自己,让自己能够持续做下去。去年,我有段时间日更微信公众号,后面就有点视觉疲劳,开始打酱油。
“富兰克林训练法”的原理,是脑科学的一部分。如果要建立一个新的习惯,浅尝辄止是没有用的,虽然激活了这件事情与其相连的一些神经元,但如果只激活一次,随后就不再相连了,激活更多神经元,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一个好的刻意练习,要做到三点:
有针对性
不断重复更换角度、重复训练
放慢练习速度
放慢速度,才会动用更多的脑区去学习,有利于形成新的髓鞘。髓鞘就是包在神经元上面的绝缘体,保护传导过程中不漏电,思维更有效率。
富兰克林训练法:每周只集中训练一项技能或一种习惯,用下面的图表记录。
横轴不断重复,纵轴刻意选择)比如说,早起。如果一周下来,画满了黑点,就表明这周末的练习都失败了,下周还要继续练习早起;反之,说明这一周的训练已经生效,接下来再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重复记录。
我们一次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完成所有的事情,就像除草一样,每次除一点,我们就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啦!
比如,你想做好短视频,需要刻意练习对音乐、卡点、声音、灯光、摄影等领域的感觉,分析自己的弱项,有意识地重复训练这些地方,成长加速度。
如果一个人想摆脱精神内耗,可以看看所长林超的《开窍》,提供跨学科 20 条逆袭建议。
实现人生逆袭的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