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情绪化,是人的常见状态,自己也曾被循环往复的负面情绪困扰过。
大多数人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坏情绪发泄一下就好,可不用多长时间,这个情绪就会重复出现。
本书作者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是世界知名的心理治疗师,他们合著的《爱与信任》三部曲帮助了很多饱受情绪困扰的人。本书通过分析内在情绪化小孩的运作机制,教人如何找到生活中情绪问题的根源,真正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
二、本书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作者概述了内在受创的情绪化小孩如何无意识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无法如实接受事物,置身于幻境中。
第二部分,作者描述了情绪化小孩的外显行为,比如反弹、控制、期待、上瘾等。一旦可以辨识这些行为,就有机会摆脱他们影响。
第三部分,作者阐述了情绪化小孩的内在体验和产生原因,原始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原生家庭的影响和个人的过往经历。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应对情绪化小孩的方法,辨识情绪化小孩的反应,深入探究是什么创伤导致了情绪的出现,接受负面情绪,有意识地冒险,突破旧有行为和生活模式。
三、启示
1、辨识内在小孩与我
内在情绪小孩不是真正的自己,它是一种自我观感,来自早期照顾者的价值观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内在小孩深深受到来自过往充满恐惧、不安全感、无法信任的受创经验的驱使,而人容易无意识地认同了内在这份受创空间。了解了内在小孩后,当他出现时,就能辨识他并非是本然的自身,知道如何与他相处。
2、期待是徒劳无益的
期待是因为内在匮乏,试图从外界来填满内心的空洞。当他人感受到我们的期待时,常常产生不满的情绪,也因此无意识得把对方推开了。正确的做法是,感受到对他人的期待时,意识到那是自己需要处理的内在感受;看到事实并接受他人的本然面貌,不再期待他人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
3、恐惧不一定是真实的
有一些恐惧来自过去,这种感觉一直留存于神经系统中。它是负面的经验和创伤,来自父母、老师、社会文化带来的恐惧烙印。某个时候,潜伏在神经系统的过往恐惧可能受到唤醒和触动,无意识地导致现实的恐惧。不带批判地深入观照这种恐惧,就能了解它和当下的现实并不相干。通常,一些恐惧还来自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下一辈的思想中。
4、信念不一定是自己的
我们对其他人或对生命的态度,通常也会反映出父母类似的态度;我们对金钱、成就和玩乐的态度,也可以追溯到从父母、师长或其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人物那里学习的信念。我们可能从未想过这些信念或许并不适合自己。我们需要检视自己的每一个信念和观念,辨识哪些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而哪些来自感染同化。
四、金句
1、接纳,并不意味着妥协。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妥协是忍着不说,而接纳是指我们不再通过情绪化小孩的方式来说。当我们通过情绪化小孩来表达时,经常会表现出愤怒、绝望、抑郁这些极端情绪,而且总想通过改变别人来满足自己。
2、我们需要的是合乎我们个体性的弹性规范与合理准则,基于爱的价值观念,坚定而充满着爱的界限,以及持续地鼓励来学习信任自己。只有经由探索发展出属于自己特有标准的自信时,苛刻专横的内在法官声音才会逐渐地消失。
3、所谓静心,指的是一份内在的空间,这个空间有能力接纳当下的不舒服,同时待在当下;因为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基本上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
4、当没有和自己的特质协调一致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总是挣扎着要为了他人而有所成就,而且是依据和他人的比较来验证自己的成就。这时一份痛苦而永无止境的努力与挣扎,让我们与自己越来越疏离。而一旦能够开始看到始终存在着的天赋特质,我们也就同时开始了解,它们的价值并不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或是他人的欣赏。它们纯粹是我们的自然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