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夜间梦很繁琐,一直到天亮,大多与家里相关。
周六晚上给妈妈打视频问弟弟,说是趁着休息日送他去外婆家玩了,要周天才能回来,心里记挂着,也没向妈妈提起。
洗漱躺好之后弟弟打来电话,说是舅舅他们要去鲁甸聚会,他就想回家了。
聊了很多,他说有事想跟我讲,就拿着手机去了自己房间,妈妈还笑话他,跟姐姐有不能让爸爸妈妈知道的秘密。
“姐,我上周五差点当上了三好学生”
“为什么是差点呢”
“因为班上投票选举,选三个,我是第二名”
“那为什么还会差一点呢”
“老师突然说票数排第一的那个同学和我不是班委,所以不符合选拔”
……
他的声音很失落,十一岁的小男孩,自尊心的强度绝对不亚于我,我能理解。
说到这里就想起了他的老师,越想越生气,他们老师经常抽人的耳光,有同学的耳朵被打出血过,有男孩子经常被打哭,弟弟是班上比较听话的学生,他很乖,成绩也不会让人太担心,没有像表弟那样叛逆,所以据他回忆自己只被打过一次,而且那一耳光不是很痛,可是听着这样的事没由地生气。
他们读一年级的时候,表弟在课间摔在地下眼角流血,弟弟和其它同学跑去叫他们老师,老师说“一天瞎废,他活该的”。弟弟现在都还会说那件事,因为那次的事情是严重的,表弟被送去医院缝了几针。
还有一次是舅舅垂头丧气地把表弟书包提着进我家,说“被开除了”,妈妈和我我很懵,知道肯定是表弟又犯错了,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开除的说法吗?一番询问之后得知是老师跟舅舅说“带回去,想办法转班转校,反正不可以继续留在这个班……”
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我无数次都在想要怎样去改善这种问题,她为人师表,为人父母,这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也不符合做人的根本。
我知道小孩子淘气很难管教,但我不认为就应该用极端的手段和暴力的言语去教育他们。表弟在家真的很淘气,舅舅舅妈都管不了他,但是他会听话的,很听我的话。他十二岁了,不记得从哪一天起他不再会常常叫我“姐姐”,更多的是以“你”字相称,除了在外婆外公舅舅舅妈面前,他会说“姐姐他们来了”,“姐姐告诉我的”,“姐姐买给我的”……
他真的很淘气,是我见过最淘气的孩子,但也真的很懂事,他会因为我的一番言语式教育而沉默好久,然后保持短暂的听话。
疫情出现的那年寒假,外婆因为去旅行被困在外面,有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起疫情的严重,表弟一直沉默,过了好久,他眼泪汪汪地说“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去接奶奶回来呢,她一个人在外面,她肯定很想家……”我听着他说,眼泪跟着落。
最近几天老家一县级中学出现的教室殴打学生事件,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事情真的很多,只是有的没有被爆出来。一个好教师的衡量标准绝对不仅仅是教书的能力,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缺一不可。
为什么会有老师严重体罚学生?各司其位,各谋其责,当你选择作为一名教师的时候,你就要做好应对各类学生的准备,换句话说,没有哪项工作是一帆风顺的。
回到关于弟弟班上三好学生的事件,我生气地问“她是脑子有病吗?不会提前说好吗?既然只能让班委当为什么还要给你们参与的权利呢?……”
我很生气,非常生气,但是弟弟接下来的这段话太戳泪了。
他说“姐姐,其实当三好学生也不完全是好事啊,挺麻烦的,事情多,还要约束自己,当不上也没事啦,只是我觉得老师这样做有点不对,本来都以为自己选上了,结果她这样一说,有点尴尬……”
作为学生家长,我不接受她的体罚已经语言暴力方式,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更不能理解她。
同样是老师,有人值得尊重,有人让人记挂,而有人会成为学生们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口中的“坏老师”,值得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