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同学会是富人炫耀的一种聚会,也有人说同学会是当官人比官大的一种聚会,也有的人说同学会是当时没表达现在想机会的一种聚会,也有人说是无聊花点钱聚一下的聚会。但是,总其初衷是为了曾经同窗的缘份和友谊的增进。
有的班同学会参加人数多,有的班同学会参加人数少;有的班同学会欢声笑语多,有的班同学会相互不服的多。总之,各有各的调,各有各的感受。
不同年龄阶段的同学会不一样,同一年龄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同学,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就拿大学同学会来讲,毕业于不同大学的同学会格局大不相同,清华、北大的同学会与地方属院校的同学会肯定差异很大,高校的格局越高,开同学会越难,开起会来越融洽,情调会更好。例如北大的同学会,入学前都来自各省的高考状元,毕业后各奔世界各地,地域跨度很大,分配时绝无矛盾,各自的发展空间也足够大,这是融洽和谐的根本原因。而地方属院校就不一样了,一个班生源来自一个县的就有近10人,毕业分配时矛盾重重,你到县城的好单位了,他只能去乡下的差单位,这些纠结不是几年能化解的。今天你发展好了,是因为毕业时你抢了他的岗位。开起同学会要么不来,来了也很难谈到一块,有时还可能有小摩擦,这样的班级文化,很难有大作为、大成就,因为太计较了,心胸狭窄了。昨天我有幸参加了中文班的同学会,这个班有正厅两人,副厅两人,处级干部近10人,好让我敬佩的一个班,他们相互抬轿,互相帮忙,结果就不一样了。同一个大学毕业,只是专一不一样,中文的比理科的厉害多了。
这是我对同学会的一些感受,不妥之处请多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