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只要主义真ノ☀
涛声《论语》学而篇<四>

涛声《论语》学而篇<四>

作者: 天泽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5:57 被阅读56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由于他勤奋好学,最终成为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者和发扬人。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一个人具备了仁的品德之后,他又会展现出什么样的言行呢?

        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多次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是不是忠诚并忠于职责,竭尽全力?和朋友交往的时候是不是秉承诚信而不掺杂邪念?老师传授的学问是不是温习,并能够掌握和熟练运用了?

        曾子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品德和言行也因此被传送至今。

        放至现今,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缺少了思考的时间。

        不管在任何一个地方工作、或者出谋划策,别人支付了相应的薪水或酬劳,就应当勤勤恳恳毫无二心的去完成,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赏识。对于具有“仁”之品德的人这样行事,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仁”者必忠。

        朋友相交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基础上的,如果其中一方心存私利,早晚都会被朋友发觉你的背叛之心,最终被朋友所不齿。诚信是与人交往的基础,是获得对方信任的基础,是令人尊重的基础。仁者爱人,所以“仁”者必信。

        尊师重道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老师传授自己的知识和道理,就要认真的学习,要具有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不辜负老师的谆谆教诲,想尽办法弄懂老师传授的知识,不能白白的浪费老师的心血,更不能辜负老师的殷切希望。“桃李满天下”,这是每一位老师都期盼的。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具有仁爱之人,是不会伤害自己的老师。

       《论语》一点点,一层层的在向我们揭示人伦之道,背离了此道,天下将失去秩序。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还有更多的思考。

相关文章

  • 涛声《论语》学而篇<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性情沉静,举...

  • 涛声《论语》学而篇<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善于花言巧语,言语时又带着满脸谄媚之相的人,很少有具备”仁”的品德的。 ...

  • 涛声《论语》学而篇<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对于一国之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呢? 孔...

  • 涛声《论语》学而篇<七>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一个不尊重礼义的人形象精神面貌...

  • 涛声《论语》学而篇<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一个人回到家就要孝敬父...

  • 涛声《论语》学而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想必很多人都是...

  • 涛声《论语》学而篇<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 涛声《论语》学而篇<八>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有好些人的办公室里有悬挂<慎终追远>这四个字,附庸风雅而已,有几人能够...

  • 涛声《论语》学而篇<九>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 Mybatis中特殊符号转移

    1. 写法1 原符号替换符号<<<=<=>>>=>=<><>&&'&a...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涛声《论语》学而篇<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sr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