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涛声《论语》学而篇<五>

涛声《论语》学而篇<五>

作者: 天泽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9:21 被阅读77次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对于一国之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呢?

        孔子说:君王要以道来统领一个诸侯国,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认认真真,时刻勉励自己,自己所做的事,颁布的命令都能够得到百姓的信任。同时要知道节约,不铺张浪费,不做劳民伤财的事情让老百姓产生怨言而感到压力太大。要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国民,指导百姓按照农时进行生产,国家就会被治理的井井有序。

        前面讲过“道”,道乃效天法地。道生万物。君王是代表天来管理这个国家的。如何管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就这样,君王的行动也被确定了。如果偏离了这个道,百姓就会反对。作为一个君王,就是要知道如何用“仁”来爱护自己的百姓,让百姓象众星拱月一样,围绕在自己的身旁。此乃君王最大的责任。

        天之所以为天,是因为他化生了万物,并以万物为身,以万物为心。而君王代表了天,就要效法天。君王也应当以百姓为身,以百姓为心。如果失去了百姓,自己这个君王也就不可能存在了。爱护自己的身和心,才能让自己健康强大。同时身和心才会最大限度的被调动起来,协调一致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

        同理,君王对百姓负有责任,百姓对以“仁”治国的君王也负有爱护的责任。如果这个君王不存在了,就会受到外来势力的欺辱,生活也就会变得颠沛流离。

        这段话,已经很能表达君王和百姓之间的关系。儒家的“忠孝”其实是建立在君王的“仁”爱的基础上,是相互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即责任和义务是同时进行的。

        缩小范围来看,一个企业、一个公司、一个家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相关文章

  • 涛声《论语》学而篇<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对于一国之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呢? 孔...

  • 涛声《论语》学而篇<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善于花言巧语,言语时又带着满脸谄媚之相的人,很少有具备”仁”的品德的。 ...

  • 涛声《论语》学而篇<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性情沉静,举...

  • 涛声《论语》学而篇<七>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一个不尊重礼义的人形象精神面貌...

  • 涛声《论语》学而篇<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一个人回到家就要孝敬父...

  • 涛声《论语》学而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想必很多人都是...

  • 涛声《论语》学而篇<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 涛声《论语》学而篇<八>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有好些人的办公室里有悬挂<慎终追远>这四个字,附庸风雅而已,有几人能够...

  • 涛声《论语》学而篇<九>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 Mybatis中特殊符号转移

    1. 写法1 原符号替换符号<<<=<=>>>=>=<><>&&'&a...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涛声《论语》学而篇<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sr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