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想生:“良知”能以不变应万变

心想生:“良知”能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 心想生阳明心学 | 来源:发表于2023-10-16 07:04 被阅读0次

王阳明说:然其治不同,其道则一,这是关键。就是社会法规不同,治理方式不同,但是道是一贯的,就是良知会告诉你如何具体的治理,就这个意思了。

比如王阳明他打仗,他是军神,你可以想象,王阳明在明朝打仗,良知会指示他用符合明朝时代特征的方法来打仗。那如果王阳明生活在抗战年代,良知指引他打仗,他就会是抗战的方式,他不会再用打宁王的方式,因为时代变了,兵器也变了,那时候是冷兵器,现在都是热兵器,打仗的方式也变了。所以即使是王阳明这样的人,他在不同的年代,良知也会指引他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战争手段。所以这就是说其治不同,其道则一。

道就是我活在天理当中,天理它因时而变。良知它根据你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就是它指引明朝的人如何活出自己的天赋才华,就会符合明朝的这个特质;那现在的人呢,比如说王阳明他讲课,他绝对不用微信,因为明朝没有微信,所以他就会用他的方式就建立书院、写文章、写书信,就这样的,口授;像fotuo那个时代呢,就讲经说法。

那现在大家都坐在家里,你足不出户,这个可以遍布全球,你在哪都行,你在美国、加拿大、英国,都不影响你来学圣人之学。但如果是在明朝呢,王阳明他的学说,我估计四川的人不大会来听,新疆的人更不会来,东北的人也不会来,陕西的估计也不会来,太远了,去见王阳明。但是良知它会指引,良知让你怎么干?良知说四川人不用学,那就不学,那就在浙江,主要在江浙一带传法就行了,就像孔子他的学生几乎都是山东的,就像王阳明他的学生几乎都是江浙一带的。

那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们《圣人之学》的学生,100%都是中国人,都是说汉语的,但是我们可以是遍布全球,这就是时代不同,道则一,术可以不同。就是他治理国家的方式可以不同,风俗可以不同,法规可以不同,但是道是通的,道就是什么——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节选自《传习录》第47集之祖述宪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想生:“良知”能以不变应万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sx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