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公司的这个玻壳二车间,看起来比较破旧。毕竟总公司的厂房都已经有百年历史了。但是它生产的产品却是新兴产品,跟新公司的前壳车间生产的产品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新公司扩建之前,总公司就已经有两个这样的车间存在着。只是因为生产需求的不断扩大,公司才决定扩建。
熟悉的工作,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都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外来者。可能我的“威名”已经传到了这里,尽管我刚刚跟这里的人接触,却发现自己并不受欢迎。
对于车间来说,大概都不喜欢质检员的存在,尤其是不讲情面六亲不认的质检员,而我似乎就是后者。说实话,因为是新员工,加上来公司以后,除了实习的一个月一直在新公司上班,所以对于老厂的这些员工,我是比较陌生的。
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总感觉跟他们中间好像隔着一层什么东西。我尽管费解,但是也毫无办法。我是为了工作而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某个人某些人而来,更不是为了讨好他们而来。所以我也没有兴趣和他们主动地交好,我只要认真做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说实话,也许我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这可能与我的性格耿直有关,也与我工作有关。
在我来这个车间之前,这里原本有一个老的质检员在抽检,但现在我和他对调了岗位。也就是说我和这个车间的质检员做了工作上的调动,岗位上的调换。我能理解他们都是老员工,已经合作了很多年,也许他们的配合比较默契,当我这张新面孔出现的时候,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了不适应。
我无法去埋怨他们,但是我却感到了不解。我从来没有故意去刁难任何人,也从来没有将他们的合格品判为不合格品。我抽检出来的缺陷产品,检验员从心里是认可的,我同他们的检验工段长沟通过,她也是认可的。包括他们的工段长拿着我抽检出来的产品去向车间主任汇报的时候,车间主任也是同意的,认可的。可是为什么他们对我还是那样的抵触呢?为什么还是对我有那么大的意见呢?(检验工段长,是车间负责管理检验员的主管)
在一次两次我都不理解之后,慢慢的我终于悟出了一点道理。
是我的不留情面,是我的实事求是,是我的严格要求,是我的不会变通,是我的立场,给我烙印了一个标签——不懂得人情世故。
按照我们质检处的规定,我抽检的缺陷产品重检产品,都需要如实记录上报质检处。可是一旦上报质检处,车间就会受到公司的处罚。所以车间并不想让我们如实把这些情况记录并上报,而想在车间内部私下解决。也就是说他们车间内部可以对检验员的重大过失进行一定的处罚,但是希望我们能手下留情,不要上报公司。
而我恰恰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质检处的会议一次一次的在召开,处长的声音一遍一遍在耳边回荡。她总会给我们敲警钟:
我们拿着公司后勤处最高的工资,一定要要对公司负责;
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漏报,瞒报,隐瞒不报;
不能和车间同穿一条裤子,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能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不能受车间的小恩小惠;
……
我不得不说我们的处长也很厉害,对于工作不负责任的质检员来说,批评起来也是披头盖脸毫不留情面的。我看见过她批评别的质检员,算是领教过了,想起来就心有余悸。
这就是矛盾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