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读书
育儿先育己——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育儿先育己——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 不之有之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18:40 被阅读154次
    蒲公英飞.jpg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作者李跃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感受:非常棒的一本书!她从外到内,从古到今的阐述出她的教育理念,养孩子要大人自己从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不断修养。自己都很难找到幸福,怎么引导孩子找到幸福?书中还传授了一些育儿的具体方法,值得好好琢磨和吸收!但要用到实际中,还得自己再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并不断运用和训练。

    第一部 用灵魂感受孩子的灵魂

    一、做天使,不做上帝

    1. 用爱和智慧唤醒孩子

    三颗纽扣的故事。

    1. 天使之爱

    1)这样闹的结果是,孩子们自己也会认为自己很低下,有时他们为了验证别人会如何评价他们自己认为的低下行为,就会加倍的胡闹,以获得成人的肯定的评价。如果成人是天使,就会用智慧引领孩子走出这种境地,让孩子重新笼罩在美好的氛围之中,并为自己创造的美好而自豪。

    2)作为一位教育者,应该是天使而不是上帝,要与孩子平等地相处,对方是农民我就以农民的方式与她交往,对方是大师,我就用大师的心态与她交往,对方是孩子,我就用童心跟他交往,老师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形成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放下棍棒

    1. 走出严教的误区

    2. 棍棒之下出逆子

    3. 孩子需要真爱

    4. 尝试智慧的爱

    三、竖起爱的里程碑

    1. 为孩子营造爱的平台

    2. 引领孩子发现爱

    他是英雄。我对全班说,这位同学能够勇敢的承认错误,勇敢的站了出来,他是英雄,请大家为这种勇敢的行为鼓掌。男孩不承认错误时,我平静地对他说,你试试对你的错误做出补偿。我告诉全班,我们要耐心等待。最后,女孩说算了自己画算了,男孩被感动了,大声说对不起!我对全班同学说,我们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他们两人的高贵品质,让我们为他俩再鼓一次掌。

    1. 让孩子感悟爱的力量

    老爷爷与猴子的故事。

    第二部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一、反思我们的价值观。

    1. 先“人”后“才”才是人才

    2. 教育的价值在于做人的价值

    3. 每一个孩子都是“龙”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书

    1. 拯救,还是教育

    2. 反思教育的价值观

    3. 道德形成在道德氛围之中

    海尔曼医生的故事。书《素质教育在美国》。

    1. 学习不一定会失去幸福

    1)同情心,智慧不能教,紧要关头处理危机的能力也不能教。怎么培养?这个培养的过程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主体参与其中,自己想办法,自己推导出结果,这就是实体化的过程,就是推导不出来也不重要,关键在于推导的过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2)教孩子认字。我拿起粉笔边说边写,爷爷马老了,眉毛很浓,还有两撇长长的胡子交叉在胸前,腿上插着两把刀,去山上砍柴,孩子哈哈大笑,说,就这么简单,太简单了,我说别看简单,你们肯定记不住,他们说哼,小菜一碟,我把黑板擦放在吃的旁边说,那我擦了,其实是给他们一个在极小的机会,当他们说“擦吧”的时候。我真的擦掉了那个字。

    另一招,大家都有许多不会写的字,咱们得慢慢学,今天老师采取击鼓传花的方式,我敲黑板你们传花,花传到谁的手里谁有权利向老师要字。我写的时候,除了要字的人,其他人蒙着眼睛不许看(不许看,他越会看)。

    3)对孩子而言,要是他对那件事心怀恐惧,要是你先说出来,就能使那种感觉淡化,比如一个孩子摔了一跤,你要说不疼不疼?他就会觉得很疼,你要是说一定很疼,他就会觉得没那么疼。

    4)课堂的作用不再传授而在激发,激发才能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动力,由此也能证实,人是一种需要提升的动物,在提升后,他们是幸福的。

    二、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1. 孩子有孩子的幸福观

    1)要做一个合格的菜农,首先要给菜苗生长空间,其次,在菜苗需要它的时候,一定要出现在他的面前,在关注与放手之间把握分寸,这就是种菜的秘密,也是教育的秘密。

    2)小孩宋子然的故事,天才变成问题孩。我陪他下棋,第一个目的,使他找到了自信(下不过他);第二个目的,使他有了胆量(可以与人争辩);第三个目的使他进入忘我的境界(认真下);第四个目的,让他感到自己尽管是个小孩,但在智力上甚至比大人还要强(我输了);第五个目的,让孩子有了幸福的感觉。

    3)真正的帮助是不帮他做事,而是帮他自己做事,这才是真正的帮助。

    4)调整孩子要先从调整成人开始,调整孩子的关键是调整成人,在于大量家长打过交道之后,我发现,孩子所有的问题,如果追根溯源,几乎都会追到大人那里。像赏识教育,东方爱婴,就是典型的从家长入手的教育。

    三、孩子幸福的根源

    1. 改变父母的幸福观

    1)成功是内心的成功,幸福是内心的感觉,这就是我对于成功对于幸福的概念。

    2)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心,感觉不到自己的心灵到底在什么位置?我们怎样让自己的灵魂平静下来,营造一个好的心灵空间,使我们具有精神力量,能够去感悟,去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如果成人没有足够的智慧找到自己的幸福,怎么能让孩子做到这一切呢!

    1. 用阳光化掉乌云

    1)人的幸福或者不幸福,全在一种观念,一种心态。

    2)我现在努力改变自己,像旋风一样,对先生,炒两个好菜,买一瓶啤酒,他就会高高兴兴。旋到儿子跟前,搂一搂,亲一亲,让他撒撒娇,他就会心满意足。到爹妈那里也是……。他们都高兴了,我也舒服了,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做我喜欢的事了。这个时候,就是我在教育上面花的时间再多,他们也不觉得了。所以,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以及如何处理,全看你怎样看待,怀着怎样的心态。

    3)怎样获得这样的心态,比如可以通过某些方法训练自己。有个智者的方法就很好,如果你有个仇人,有个你曾经非常憎恨的人,你怎么办呢?在你工作之余找个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试着呼吸让幸福与痛苦交换,你吸的时候,想着吸进愁人的痛苦,呼的时候呢,呼出幸福送给他。刚开始做的时候你很难,做不到,那你就从你的亲人开始,从你的父母,爱人,孩子,领导、同事开始,你得慢慢练习,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人,不冷不热的人,直到你的仇人。

    1. 幸福的小篮子

      1)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的,在自己心中留一个空间,让他成为盛放幸福的小篮子。幸福,储存得越多,幸福的感觉就越强。

    2)千万不要说,我已经定型了,就这样了,我做不到这样的话。要是你真的做不到,那就由进入大自然开始。因为大自然永远都是灵感的源泉,是恢复与治疗心灵的良药,你可以到田野里散步,去欣赏草叶上面闪着光亮的露珠,或者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让你的心扩展到无际的宇宙之中,让头上那片天唤醒你心里的另一片天空。你可以让月光给你洗澡,洗去你心中的污垢,安抚你的心灵。

    3)父母必须要有超越自己的意识,要有超然的心态,否则,你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超然感的孩子。超然感很重要,要是一个人能够带着超然的心态做事,就不会感到那么累了,而且更容易把事情做成。

    4)新疆的,天山赛里木湖。

    第三部 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一、是教育,不是招数

    1. 孩子的幸福是,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

    1)正确的赏识方式是,“我看到你扫了院子”。让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是被别人所接纳的,而且这件事情是一件建设性的事情,孩子就会继续再去做这件事情。在重复的实践中,在成人恰当的指导下,他会努力地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2)再比如,孩子写了十个字,你说,你这六个字写得真不错,这就是很好的表扬。

    3)示弱是一种很好的赏识方法,当一个孩子发现成人竟然错的时候,还会很激动的。

    4)还要专门赏识孩子弱的地方,比如我的儿子,停学之前,他在班里搞人际关系不行,老受同学欺负,后来上了学,我就特别害怕旧剧重演,我跟他讲,妈妈觉得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很有办法,这一点,甚至比爸爸都厉害,你爸爸也是一到生人圈子里,总是不能很快与别人融合到一起。你肯定能让周围的人跟你成为朋友的。没多长时间它告诉我,说连班里最坏的同学都来找他聊天。

    5)正面的赏识一定要在点子上面,要是他动作没有做好,你说他做得很棒,给他鼓掌,他会认为你是在故意赏识它,反而让他更加自卑。

    6)如果我们知道了,孩子要结婚等“试误”的过程是人类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探索过程,就不会对此大惊小怪,或者当成笑料去谈论它,而是想尊重大自然那样去尊重孩子的这一自然发展过程,不去唤醒孩子,避免使孩子发现自己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并为此感到羞愧或自卑。

    1. 孩子的快乐是,教师走出职业的惯性。

    2. 成人的义务是,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

    1)所有的老师见了孩子都得先问好,家长不要逼着让孩子跟老师说再见,向老师问好,而是老师必须先向孩子问好。

    2)面对陌生的孩子,不能跟她们开善意的玩笑。书《放飞美国》。

    1. 教育的出路在于教育者素养的提升。

    二、要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的模样

    1. 懂的孩子才能帮助孩子

    2. 帮助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3. 创造是孩子身体里的种子

    1)我们引导孩子感受,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机会使他们产生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不会画脸,我就告诉她需要的脸的画法,不会画辫子,我就告诉她需要的辩子的画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学到他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学会的,没有负担,只有乐趣。

    2)孩子很听父母话,不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有人说,这个孩子很懂事。其实这个孩子不正常,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妈妈在精神方面控制了他,使他始终处于巴结状态,孩子的精神被奴役了,从而失去了自己。毕加索的画。

    三、真爱能为孩子找到幸福学习之路

    1. 把教育看作一片天空

    1)天上有个太阳。

    2)教育的因陀罗网。

    3)教育中的东方和西方。

    就如爱因斯坦,临去世时写过一封信,他这样写,让我感到悲哀的是,我发现,无论我们这些西方现代物理学家如何努力,做出怎样的成果,都在为几千年前东方圣人的思想做注释。

    弗洛伊德的大弟子荣格也说,任何有幸体验到《易经》神奇力量的人,像我一样都不可能不发现这样一个阿基米德点。凭这一点,我们西方心态将被撬离其基础。东方思想在我们这个时代获得了无以与之相对应的复兴,西方精神之光因此将被熄灭。

    东方思想对现代科学影响最明显,直接的例子,就是计算机的发明,当德国传教士把易经,带给大哲学学家兼数学家莱布尼茨时,他深受启发,发明了二进制数学,最终导致了计算机的发明,也就是说,没有《易经》,就没有今天的网络时代。

    4)教育中的哲学。

    5)教育中的禅意。

    1. 避免教育走向偏执

    我对他说,你不应该打我,你打我是伤害了我的身体。你要说个请字。

    第四部 幸福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动机

    一、孩子才是你的教案

    1.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1)帮助孩子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儿,所谓帮助孩子不是不管孩子,帮助本身蕴涵着引领和训练的意味。我们将适合孩子的真正能让孩子幸福成长的方式叫做成熟的教育,将能够使孩子发展出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内在能力的教育做建构性教育。

    2)智慧教学的关键就是寻找,制造,把握,与深化教机。

    1. 怎样输入道德价值

    视死如归,鹿王的故事。

    二、怎样提升孩子的审美

    1. 捕捉提升审美力的教机

    审美要从欣赏开始,对于小孩子,欣赏能力的培养最好的办法是从故事进入,因为孩子最爱听故事了,你要多讲大师的故事。凡高的大皮鞋,房间和大树。带着孩子一个大师一个大师欣赏,那些大师也走进了他们心灵。

    1. 从一幅画,进入一道风景

    阿尔的太阳。高更。你在撒谎。

    1. 培养孩子欣赏的兴趣

    1)他两的画上哪个感情更强烈?绸缎里裹不住艺术。

    2)是艺术不是艺术不在于外表多么华美,不在于画得多么逼真,而在于是不是有着内在的灵魂。

    1. 走出“扫黄”的误区

    1)谁抱着女人的故事。风动,还是心动的故事。

    2)光着身子的少女,如果我们把它看成一片美丽的彩云,这个少女连同我们看他的人,是不是就不是黄色的啦!

    3)接吻这件事这就像饿了要吃饭,凉了要加衣上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的一种需要,但是这种事只能等到成年以后才可以做。

    1. 想象是人生命的迹象

    三、将感受提升到心灵的高度

    1. 从个体到整体

    1)符合儿童的观察形式是什么呢?不求绝对准确,但求事务的本质。

    2)从个体到归纳。我对中间每一个方形物体,用手指头摸着他们的棱,在哪起圆的物体,用同样的动作抚摸表面,再问孩子,发现了什么?

    3)我们说要让孩子有智慧,可这个智慧老师是没有办法直接传达,直接传达只能传去智慧的影子,归纳的台阶是他们自己上去的,我只不过引导了一下。

    1. 从整体到心灵。

    每种课都有专门的进入方法,怎样进入,才能更好的表达,得到提升,都得非常讲究,进入,表达,提升,三者缺一不可,这中间提升最重要。

    四、怎样让孩子使用形象思维时获得幸福感

    1. 让形象在大脑里动起来

    怎么培养形象思维?首先提供一个依托,一个进入的平台,我们的平台最多的还是故事,故事老师可以讲述,你可以让孩子创造,还可以有老师起个头,剩下的由孩子自己完成。在刚开始由于想象力空乏,还可以用演戏的方式把故事表演出来,演完了再画,这就涉及观察不仅仅是思维。

    1. 把形象思维变成表达的语言

    从孩子的脸上我知道,那些小脑瓜里,肯定浮现出一幕又一幕的形象,比如紫色的胸针,掉进深蓝色的湖水里,一圈一圈,盘旋着落到了湖底。只有生动的讲述,才能让孩子的脑海里浮现活灵活现的形象,能将他们的心灵吸收到讲述中来。

    五、怎样让孩子快乐地施展创造力

    1. 提供创造的平台(故事)

    1)我看见幽灵从空中飞过。在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时,你用不着挖空心思的想着让他知道自己有想象能力,你只要提供平台让他想象,他就能发现自己有这个能力,找到自信,从而发现想象的伟大。所以,想象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有依托,要提供一个可供想象的平台,刚开始在平台可以具体一些,复杂一些,后来要简单,不然就会侵占孩子的想象空间。

    2)比如,让孩子画一幅有关哈雷彗星的太空中的画,你应该说,这个哈雷彗星啊,当我看见他的时候,就想看见幽灵从空中飞过,她东晃一下西晃一下,很想像你们身边某个又可爱,又调皮的男孩或者女孩,还拖着一条漂亮的尾巴,你只需说出可爱漂亮的尾巴就行,这个可爱漂亮的词说出之后,孩子就会按照他们认为的漂亮画了,要是不这样说你描述的哈雷彗星很调皮,东晃一下西晃一下就会被孩子画的既不可爱,又不漂亮,因为他们可能认为这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家伙。这就是情感暗示,没有情感暗示平台等于去掉了灵魂。

    3)天狼星音乐的故事。

    1. 提供想象的平台

    1)午后大海升起白云。这样培养一段时间之后,老师要简化平台上的内容,依托一定要明确单纯,不然会侵占孩子的想象空间。

    2)画大胡子叔叔。冲出围城。这位同学是咱们中间唯一一位敢于冲出围城的勇士,他很伟大,非常了不起,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他的勇敢行为。

    1. 人的品质是创造的重要平台

    1)让孩子自己发现。我们在给孩子培养创造力的时候,最重要的不只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也不只是培养创造能力,更不只是非要让他产生一个创造性作品,而主要是让孩子发现他天生就有创造能力的。当他发现自己有着创造能力的时候,就像尝了好吃的食物一样,任何时候都想着它,他的精神便会得到极大的愉悦,激励之下,就会不断重复创造的活动,最终形成创造的习惯。

    2)概括起来老师要做的,第一步,是让孩子发现自己具有创造的潜能,第二步,提供创造的平台,第三步,挖掘与滋养创造精神。

    3)我们的授课程序总是先进入,再表达,后提升。这就是我们的课堂程序,这符合人类智慧成长与心灵成长的规律。

    4)提升,最关键是让孩子发现有创造潜能,老师的语言应该是引导,谁的作品具有创造性,谁的最独特,这样就会让他们开始重视创造。我发现如果老师是用正面的语言导向,效果往往还不理想,要是老师用幽默的,诙谐的正话反说的方式解释,孩子就会急眼,我用了误解的方式,反而效果很好。

    5)由母题创造,最好给孩子最熟悉最不屑一顾的母题,是他在给这个母题改造的同时发现自己的潜能,因为奇特的最不平常的母题改造了不算本事,要是将平常的母题改造了,改造的不平常有艺术品味,他就会发现创造的伟大,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在一个时间段里迷上了创造,改造各种各样的东西。

    六、怎样让孩子愉悦地使用逻辑

    1. 理性的升华

    2. 情感的升华

    猫的故事。

    1. 感觉的升华

    七、怎样让孩子沉迷于学习技术

    1. 让孩子有学习技术的动力

    1)我的解决办法是制造需求,对于技术的渴望。有了需求就等于在孩子心里安装马力强大的内在驱力,是他们不是在被迫的情况下,而是在渴望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的获取创造所需要的技术。

    2)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而另一个教育家曾说,坏的教育是将真理直接告诉孩子,好的教育是引导孩子探索真理。

    3)放手,让孩子自由探索他们才会面对问题,并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一旦发现怎样努力都不行,便会产生出强烈的知识、技术的需求,他们就会来请教,稍加点拨就会恍然大悟。

    4)要有耐心等待孩子依靠自己走过从无到有的路程,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很彻底,尤其是不感到痛苦。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便会探索,人要是有了探索精神,你就是不让他成才他也会成才的。

    1. 让孩子产生学习技术的需求

    1)比如游泳,要把它放到游泳池里,只有当他因为不会游,并且萌生出了很强的学习愿望时,才能把他拉上来,再根据出现的问题叫他所需要的技术,这就是中国古代禅宗的学习方式。

    2)孩子们喜欢“逃跑的圆球”,要想方设法让圆球鼓起来,正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我出场了。这中间要是他们有了厌烦期,我会赶紧调整,安排一些新鲜的课程,比如,一堵伸向远方的墙,长叶子的框,这种课程很有意思,能把孩子从枯燥之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新鲜感。

    3)艺术的目的是让人感动的,快乐的,享受的,启迪的。

    八、怎样让孩子自信地学习知识

    1. 要赋予探索的精神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他小的时候,每天从学校回来他的母亲都要问他,你今天给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这就是提倡探索的精神。

    1. 兴趣是探索的源头

    1)请抓住你的影子。要多提问题,比如老师问,这个影子是什么呢?如果是物质的为什么抓不住他?如果不是为什么能够看见?

    2)让孩子自己发现真理。如果我们要给这种现象安一个名字的话应该称作什么?讨论最后,我再说出,“对比”这个词。

    九、怎样使孩子自然的成长起合作能力

    1. 使孩子发现对群体的需要

    其实孩子这时会从内心期盼着出现一座桥梁,帮他们渡过难关。但一开始老师绝对不能充当这座桥,一定要等到那个合适的时机,到他们山穷水尽了才能出面,要让孩子充分的体验,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快乐,体验痛苦……这是我的原则,所有课都这样上。

    1. 让孩子感受合作的快乐

    后记里李跃儿给孩子的几封信,也写得很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先育己——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uh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