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孩子”是在打谁的脸?

作者: 山风与呢喃 | 来源:发表于2020-09-25 16:45 被阅读0次

    《隐秘的角落》塑造了三个聪慧勇敢的孩子,其中朱朝阳又是个拔尖的。作为学霸的他,不仅不是个书呆子,反而是个“学以致用”的孩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不但反杀了张东升,还让严良背了锅,成功的从这件复杂的杀人事件中完美脱身,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

    这个角色相信让很多人都很感慨,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却将一众大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无辜的外表,不难让人相信他的话,即便是谎话。

    朱朝阳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一直在说谎,隐瞒事情的关键点,而他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谎言多么可怕,而是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为了保护自己。

    相信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是聪明的,天才的,独一无二的。就好像朱朝阳的妈妈,在外人面前,谈起自己的儿子,一脸骄傲和炫耀。

    孩子,是父母们暗自比较,相互较量的资本

    -------------------------------------

    前不久,昆明小学某六年级学生凭借对结肠癌的研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三等奖,引发众人哗然。

    无独有偶,武汉有两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也让众人哗然,按照2017年获奖时间推测,两个小学生在当时仅仅只是学前班的孩子。两个学前班的孩子能记住茶多酚的分子式?

    如果研究结果属实的话,那这些学生还真是“天才”啊,难怪无数人感叹,我国出人才。

    由此,是不是也该研究一下黄种人的脑部结构真的异于其他人种?

    实际上,两个事件的背后,都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父母或者父母的朋友,至于孩子是不是真的天才,尚没有定论。

    让孩子接触科学,认识科学,了解科学,从小对科学有兴趣是件好事。人类本质是好奇,只有对某个事情产生了好奇,才会催生动力了解它、研究它,由此可能会出现类似爱迪生的天才。

    但是爱迪生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

    不说孩子们的灵感从何而来,是不是自己产生的。那99%的汗水真的付出了吗?

    从娱乐圈的翟天临,到复旦大学女博士李敏,层出不穷的学术造假问题五花八门,似乎每一次都在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然而这一次,学术造假已经伸进了孩子的世界。

    这种事件的发生,到底在打谁的脸?

    一个研究学者,要花十余年才能进入科学的门槛,而一个孩子却能洋洋洒洒写出万字报告。背后的父母“用苦良心”,是在侮辱所有在科学上付出辛勤付出汗水和努力的莘莘学子?还是在侮辱公众的智商水平?

    严肃的学术问题掺入了资本和利益,变成了成年人角逐的游戏,炫耀的资本,甚至是资历的积累,坑害的不仅是学术本身,更是这些懵懂无知的孩子们。

    朱朝阳聪敏、机智、学霸,他学了很多知识,但是唯独没有人告诉他“谎言”多么可怕。谎言能摧毁一个人的人性,人性如果扭曲,还会是一个健康的人吗?

    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朱朝阳”。

    -------------------------------------

    再来看另一个事件,最近火遍全网的十六岁女生岑某诺,在2018年已经出版了两本诗集和一部小说,一天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和15000字小说,还是两个商业品牌创始人。

    这个简介挂在某直播网课上的讲师介绍上,挂出来的照片上,还未长开的脸上,有着不同于年龄的成熟感。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的介绍,有人质疑就算是打字机,一天也不可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和15000字小说,更别说诗词,小说这类需要有情节、情景和情绪共鸣的作品。

    之后起底这个孩子背后发现,原来是父亲花了万元,让她进入某个“总裁培训班”,通过钱包装出了一个“神童”。

    不禁想问,这样的“天才”到底是给了孩子荣誉,还是给了父母脸面?如果说父母认为的教育是用华丽的包装纸包装出来的,那还需要孔子、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学家做什么?

    直接用钱砸出一个天才不就好了,这样人人都可以是北大清华。

    不管是小学生研究癌症得奖,还是一天2000首诗的少女,在他们的背后,都是成年人的游戏。将孩子作为一个用来“炫富”的手段和货品。虚荣、谎言、功利等等,成年人将成人世界背后的一切腌臜都用在了孩子身上。

    另类的攀比,畸形扭曲的心态,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意志,成年人毫不留情的“拔苗助长”,本应该扎实在土壤里,汲取营养的孩子,终究会因为营养不足而枯萎。

    孩子们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世界的边界,偏偏被父母们强行安装上了“望远镜”,失去探索的乐趣,还能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吗?还能指望他们能成为真正的“天才”吗?

    靠报告堆出来的天才,终究只能在“报告”的世界里获得满足。

    -------------------------------------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这是王安石那篇著名的《伤仲永》的节选,一个略有天赋的孩子被父母当做了奇货可居的货物,任人观赏,获取名利,却没想,长大之后“泯然众人矣”。

    何其可悲,可叹,又可恨。父母本应培养孩子,继续小心的维护他的才智,让他努力的汲取知识,但却不断的透支他的才智,再没有了输入,再丰沛的河流也会慢慢枯竭。

    来说一个真正天才的案例。徐多美,11岁特招入伍的女兵,学习研究珠心算14年。在13岁的时候,徐多美在国际上的珠心算比赛中又拿到了个人全能一等奖。如今她25岁,现在能在分秒之间,瞬间算出15笔6位数的加减。

    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她在台上那一瞬间的成功,可是这一瞬间,是她14年坚持不断努力的结果。

    没有谁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更没有谁是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天才”称号的,如若不然,“天才”一词也就失去了价值。

    -------------------------------------

    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是开心喜悦的,也寄托了父母无比巨大的期望。在自己身上不能实现的抱负或遗憾,可以在后代身上得到实现,仿佛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弥补。

    这就是中国家庭中大多数父母的真实想法。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总是迫不及待的将自己走过的路的经验统统灌输给孩子,为他选定这样或那样的路,并且总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帜,不断的不断的,代替孩子的选择,以一种经验主义来左右别人的人生,一手包办了孩子们应该思考的任何阶段。

    仿佛只有在孩子面前,才能找回作为“成年人”的自尊。

    可是孩子会是怎样的反应呢?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选择”,什么是“思考”,这一切的迷茫、焦虑、忐忑,然后获得答案之后的愉快都没有了体验。这些情绪统统被父母的包办跳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巨婴”。就像《千与千寻》里那个大头娃娃,一切都只是听从父母而已的成人娃娃。

    被剥夺了正常选择和思考权利的孩子,终有一天要独自前行,没有了父母,他们该怎么办?面对挫折,倒地不起,崩溃大喊,却不会再有人哄着他,顺着他,为他解决一切问题。这世界,不是所有人都是他爸妈,没有人有义务去宠着他。

    回到上面的案例,父母代劳写论文,就是包办子女思考的衍生物。为什么要在这个领域代劳?因为这个领域是父母们熟悉的领域,擅长的领域,可以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比他人之短的地方。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众多父母的心声。

    但是所谓的“起跑线”是谁划定的?依旧是成年人。这让我想起了之前流行的“童星梦工厂”“童星小模特”等等,美名其曰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开朗更活泼,实际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脸面或是获利,大家都送孩子去,我的孩子自然不能落人之后。

    还有那些无数的早教班,各种培训班,打着各种文化的噱头,吸引着无数的孩子家长趋之若鹜,俨然已经将孩子当成了“工具”。

    每一种文化的产生背后,必然有商业或者政治因素。

    我们的孩子应该走怎样的路,应该由他们来定,父母能做的只是引导他们在路上,而不是在路外。

    这几个父母,以一种极其自私的嘴脸,给孩子描述了一个“谎言的世界”。让孩子们以为这个世界生来就是“黑暗”的,那些美好和快乐,已经变成了功利的附属品。也灌输了一个这样的观点,“成功”仅仅只是受人欢呼的虚荣。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新闻,一群幼童参加骑自行车比赛,一个孩子摔倒了,后面的孩子追上来,将摔倒的孩子扶起来。而再后面的那些孩子们都停下来等他们站起来,之后再继续比赛。

    在这些孩子身上,比赛不重要,友谊更重要。输赢也不重要,秩序更重要。

    这就是有人感叹,我们的道德伦理水平是和年纪成反比的。

    一个孩子不一定要去记住茶多酚的分子式,但他一定要记住什么是“诚实”。做一个真实的人,比成为一个虚假的获奖者更重要。

    如果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上,满是谎言,那么即成不了天才,连凡人都成不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GZH:山风与呢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才孩子”是在打谁的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un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