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入城,那么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入城,那么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作者: 心动趣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1-04-10 19:39 被阅读0次

    “虎父犬子”的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他曾是建文帝朱允炆倚重的平乱重臣,却又屡战屡败,丧师数十万,致使靖难之役攻守相易。

    燕王朱棣兵临长江,李景隆受命驻守金川门,燕军兵临城下后,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投降,燕军兵不血刃攻入南京城,建文帝失踪,燕王朱棣登基称帝。

    率军讨伐燕王朱棣,屡战屡败,丧师数十万

    朱允炆继位后,李景隆成为了建文帝的心腹,深受信任,建文帝开始削藩后,李景隆成为了建文帝的主要打手。

    朱允炆的削藩动作,第一把火烧向了周王朱橚,周王被人告发谋反,朱允炆派李景隆备边的名义前往开封,包围周王府,将周王朱橚押解南京,废为庶人。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派出的平叛将领耿炳文在真定被朱棣击败,建文帝接受黄子澄的建议,以李景隆接替耿炳文,率军进攻燕军。

    八月,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军五十万,讨伐燕王朱棣。李景隆赶到德州后,调集各部兵马在河间驻扎,南军兵力达五十万之众,又有辽东兵法夹击燕军

    燕王认为仅依靠燕军不足以对抗南军,于是让世子朱高炽坚守北平城,自己率领精骑奔赴大宁,计划联合宁王的精骑,对抗李景隆的南军。

    朱棣趁官军到达大宁之前,劫持宁王朱权,获得宁王属下的精锐朵颜三卫精锐骑兵,燕军实力大振。

    李景隆趁燕王不在北平的时机,围攻北平城,朱高炽依靠坚城固守,借助严寒的天气,以冰封死城门,即使这样,都督瞿能差点攻下张掖门,但是因为李景隆忌惮瞿能的功劳,迫使其撤军,最终功败垂成。

    李景隆围攻北京失败后,朱棣带领大宁的精锐骑兵紧急赶回北平,与李景隆在郑村坝大战,燕王朱棣亲率精锐骑兵,一连突破李景隆大军七座营寨,北平城内的守军也乘机杀出,李景隆大败,丢弃大量辎重,南撤德州,同时化解了燕王朱棣的后勤危机。

    建文二年,李景隆在德州誓师,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在真定会合,率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燕王朱棣率马步军十万,迎战李景隆大军。

    白沟河之战中,燕军在瞿能、平安等南军将领的进攻下,损失惨重,节节败退,朱棣亲率数千精锐在阵中冲杀,差点被瞿能活捉。

    傍晚,正在燕王军队濒临崩溃的时候,突然挂起大风,将李景隆的帅旗吹折断了,南军顿时不知所措,朱棣趁机率领精锐骑兵,绕到南军后方,乘风势进行火攻,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南军将领被朱棣斩杀,李景隆大败。

    白沟河一战,李景隆损兵将近二十万,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此战之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大规模的对燕军进攻行动,朱棣转手围攻,直接南下攻略山东。

    镇守南京大门,开城投降,直接葬送建文朝廷

    白沟河之败后,李景隆被建文帝召回南京,由盛庸接替李景隆指挥对燕军作战。李景隆回到南京后,朝中大臣纷纷请求建文帝诛杀李景隆,称其“失律丧师,怀贰心”。

    在一片口诛笔伐之中,朱允炆依然信任李景隆,并未对李景隆进行处理。建文四年,朱棣兵临长江,朱允炆派李景隆等人前往燕王军中请和,愿意划江而治,朱棣看到朱允炆这用人水平,自然不会答应。

    燕王率军兵临南京金川门,朱允炆派李景隆镇守城门,李景隆终于用自己的行动,回馈了朱允炆,与谷王朱橞一起开城投降燕王,燕军攻入南京,宫中火起,朱允炆失踪,建文朝终结。

    其实,朱棣虽然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也未必就输定了,只要官军可以坚守南京不失,各地勤王的兵马陆续赶到,朱棣是很难篡位成功的。

    而且在强大的藩王中,晋王是明确反对朱棣,湖广一带也有大臣正在筹集兵马勤王救驾,只要朱允炆及时醒悟,调各地支持他的藩王回京救援,燕王朱棣要攻破南京是不容易的。

    但是建文帝最后的希望,就这样被他的心腹李景隆给葬送了,但凡朱允炆脑子别短路,下手果断一点,“靖难之役”他也不会输得那么迅速吧!

    投降后的李景隆,结局如何呢?

    起初李景隆投降燕王朱棣后,燕王朱棣登基为帝后,以李景隆“默相事机之功”,就是暗中帮助朱棣打败朱允炆,同样功劳的还有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等人,都是被朱允炆派去燕王军营求和的大臣,可见那时他们已经叛变了。

    李景隆被授予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曹国公,增加俸禄一千石,子孙世袭罔替,每当朝廷议事的时候,李景隆都位列朝班之首。

    李景隆无大功,而接受了朱棣的巨大赏赐,引起了参与靖难的功臣的不满,先是周王揭发李景隆在建文时期,曾“至邸受赂”,刑部尚书郑赐紧接着弹劾李景隆图谋不轨,但朱棣都没有理会。

    不久,靖难功臣对李景隆发起了反击,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与文武大臣,集体弹劾李景隆与弟弟李增枝阴谋叛逆,朱棣下令削去李景隆的功臣勋号,不再让他上朝了,只以曹国公的身份在家赋闲。

    但是作为曾经的敌人,这样的处置并不能令大臣满意,没多久,礼部尚书李至刚又上奏,李景隆在家里行为僭越,让家人行君臣之礼,大逆不道,他的弟弟李增枝蓄养家奴,图谋不轨。

    朱棣下令褫夺李景隆的曹国公爵位,将李景隆兄弟的妻子、家人全部圈禁在家中,抄没家产,李景隆心怀恐惧,曾绝食十余日自杀,都没有死成,最后在永乐末年,才去世了。

    李景隆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其实他就是朱棣给全天下人立的一个靶子,用李景隆来吸引大家都火力,缓解因靖难之役产生的与文臣的对立。

    李景隆率军平叛,虽然屡战屡败,但其实也算是尽心尽力,并无暗中通敌的嫌疑,战败确实是能力不行,虽然无意中资助了朱棣,而且开城迎接朱棣,论其靖难之功,如何能够比得上朱能、张玉,李景隆凭什么位列首位呢?

    不过是李景隆被朱棣算计了,朱棣借助他的叛变,让文臣认为,正是因为建文朝出现了李景隆这样的人,才导致朱允炆失败了,将文臣的怒火都吸引到李景隆身上。

    另外,李景隆功小而授高位,又成功地激起参与靖难的功臣的怒火,这样极大地缓解永乐初年,朝中文武对立的局面。

    文臣大都是朱元璋时期,朱标提拔起来,心想建文,而武将大都是靖难功臣,本来是天生的敌人,却因为有了共同的敌人,达成合作,所以从文官发起弹劾李景隆后,靖难功臣纷纷跟风,致使李景隆悲惨收场。

    李景隆的遭遇也警示我们,做人还是要心中有某种坚持,墙头草、两面派可能里外不是人,或许魏国公徐辉祖的结局未尝不是一种高明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入城,那么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wn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