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现在运营商的家庭宽带基本是赔钱在卖的。

以大墨在的北京为例:
中国移动的家庭宽带,在抢占市场份额用移动的88元以上手机套餐,基本100M宽带可以免费送。

中国电信的宽带一年期的小团圆百兆宽带,552元/年,还送每月5G流量500分钟的手机号,129元手机号免费加装百兆宽带。

联通在北方是主场,价格比较高1480元/年。

01 家庭宽带的成本
而家庭宽带的成本是多少呢?
以电信的宽带为例,年付价格552元中,电信的宽带计价部分是352元,送的手机号的计价是200元。
其中需要支付的发展成本是300元/户;工程费用90-200元之间(小引施工费、装机费用等);另外还有资源使用费、社区的基础建设费、后期的运维费用等等没有计入其中,这几项费用中每个端口大约需要600元以上。那么也就是说,卖一户宽带的成本至少也要1000元左右。
对北京移动和北京电信来说,成本远远高于宽带的售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运营商明知道卖家庭宽带亏钱,还要抢占市场份额呢?
抢占市场份额亏钱,然后来亏更多的钱吗?这不成立啊!
第一种情况:有人说,是为了抢占份额之后,自己有话语权。
这个话语权有什么用呢?也没法换真金白银,也没法换高官厚禄。
第二种情况:有人说,是为了占领市场之后,逼别人退出市场,然后再提高价格,把亏的钱赚回来。
这个也不成立,因为三家运营商是央企,而且是国家硬动刀拆出来的垄断,其他两家,都不会退出市场。而且等你提价时候,其他运营商就可以低价把用户抢回来了。所以,为了把别人挤出市场再提价这个说法,也不成立。
02 为什么亏钱抢市场?
那到底为什么运营商要补贴去做家庭宽带市场呢?
在商业世界里,
所有的免费都是二段收费、所有的补贴也都是二段收费。

我们知道了家庭宽带上,运营商是要亏钱抢占市场的,那就必定有让它赚钱回来的方式。
传统的运营商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不同,它卖不了广告,卖不了网红周边产品。那他是怎么赚钱的呢?
小时候玩网游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场景:进入游戏之前,让你选择服务器,有电信的,有网通的,就像下面的图这样。
很多现在资源的网站,也是要选择自己对应的服务器的,这样运行起来比较快。

你如果用的是电信的网络,就从电信的端口进去,如果用网通的,就从网通的端口进去。
当然,现在网通已经变成了“联通服务器”,电信服务器没有变,另外还多了一个“移动服务器”。很多的游戏也自动识别用的宽带,匹配服务器了。
在玩游戏时,如果你用的电信宽带,但是选择了联通服务器,网络就会特别卡。
03 赚钱的产品
那么游戏公司怎么办呢?
如果电信的宽带用户多,就需要多买电信的服务器,联通的用户少,就需要少买联通的服务器。
而这些服务器可不便宜,甚至是最赚钱的产品。
服务器还要有高质量的专线接入,这个企业使用的专线和家庭宽带的价格也不是一个级别的!家庭宽带100M一年几百块钱,企业的100M专线价格是每年十万到几百万的费用。企业专业有很多等级,基础版、国内精品、国际精品等等,不同的质量等级对应价格提高的等级也非常大。
这只是我们能显性看到的游戏公司需要服务器,聊天软件微信和qq、打车软件、音乐app、视频网站、购物网站等等,背后的运转都需要大量的服务器和专线。
这些互联网公司建服务器烧掉的钱,就都被运营商赚走了。
通信运营商到目前为止,还是管道商,通过做通信管道来赚钱。
从公众方向做补贴,抢占市场,然后在企业方向,把补贴出去的钱,通过广告的方式赚回来。
在运营商内部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做企业客户的销售,觉得自己卖的产品是高价值高质量的,会瞧不起做社区宽带的销售,其实就是没有搞懂运营商赚钱的逻辑。
其实理解了这个运营商赚钱过程,就知道社区宽带是资源的基石,如果没有足够的社区宽带作为基础,其实服务器和很多企业专线是卖不出去的。
其实移动市场的抢占也是这个道理,最后都要有企业为管道付费。
因此,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收入重要,规模(移动用户数、家庭宽带用户数)的发展更重要。
规模发展的底子打好了,企业就不得不多买企业服务器、专线,收入也就自然而然有了。
04 谁赚了谁亏了?
其实把这个过程,仔细想想是非常有趣的:
用户便宜用到了家庭宽带,玩了免费的游戏,使用了免费的app。
运营商把补贴给家庭宽带的钱,从企业用户那赚了回来。
而这些企业烧了那么多钱,获得了大量的用户流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流量变现,比如广告、周边产品等等。
而这些让企业赚钱的是谁呢?当然是一个个消费者嘛...
有趣吧,最后赚了一大圈,羊毛出在了羊身上。
以上是一部分原因,还有另一部分原因是,卖家庭宽带的成本中一次性投入的成本比较高,运营商通过让用户多年使用宽带,逐渐收回成本。所以在宽带产品上,都是用的年份越多越便宜,有些二级运营商甚至打包卖6年。
因此,运营商怎么从家庭宽带这赚钱呢?或者多卖年限长的,一条赚钱少,但是全国各地累计的规模大了,赚钱就多了。或者从家庭宽带补贴,再从企业产品中把亏的钱赚回来。
专题目录:【5G×经济】专题已更新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