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合要求的是快速、明了。
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向领导汇报的关键,因此,
我们需要在明确目标后,用倒推法整理信息。
举个例子,假设你被外派到M公司工作半年,
外派结束后,你要向上司汇报工作。
起初感觉很难融入,与部门同事之间的沟通都很困难。
公司内部的氛围倒是不错,只是感觉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太融洽……
所以,有很多事情不太顺利。
概括能力弱的人很容易这样表达,
一直在喋喋不休地阐述自己的个人感受。
这种汇报方式很可能会被直接打断,上司会说:
“我不想听你读日记,直接告诉我成果。”
而概括能力强的人会首先设想上司想听到怎样的汇报。
也就是说,他们会先设立目标,进而整理信息,以合适的形式进行阐述。
从“上司想听的报告”进行倒推,整理信息。
想听的报告1:M公司有哪些问题和难题。
想听的报告2:(外派员工)在 M公司实施了哪些解决方案。
想听的报告3:实施解决方案后取得了哪些成果(效果)。
如上,按照上司的需求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再按顺序整理好,就能呈上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报告。
比如:
M公司主要有A、B两个问题【1】。
针对问题A,我建议他们采用“〇”的解决方案【2】,
半年后销售额增加到△%【3】。
针对问题B,我建议他们采用“□”的解决方案【2】,
半年后取得了“◇”的成果【3】。
这种表述就与之前的表述截然不同,
全部是上司想知道的信息,
而且顺序合理,很好理解。
如果再加上一句总结的话,
比如在这半年外派期间学到了什么、
M公司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等,上司兴许会更加满意。
如果按照上司想听的顺序排序,这些内容可以排在第4位和第5位。
无论你在外派期间多么努力,工作多么出色,
如果汇报时不能简明扼要地传达要点,
便会让上司觉得你没有尽职尽责地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事先了解清楚对方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认真整理信息。
关于外派期间工作汇报的分类及优先顺序如下:
应该向M公司学习的地方→优先顺序(5)
外派半年期间学到的东西→优先顺序(4)
M公司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优先顺序(1)
(外派员工)在M公司实施的解决方案→优先顺序(2)
实施解决方案后的效果(变化)→优先顺序(3)
作者 | [日]山口拓朗
来源 | 《概括力:三步学会精准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