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开篇诗定调,就是说此书的立意便在于“造化会元之功”。
西游记开头其实介绍了非常宏大的世界观,是从宇宙的诞生开始叙述的,然后就像摄像机的镜头从宏观向微观不断推进一样,从天地开辟到人类诞生到四大部洲再到傲来小国花果山上一只石猴。
要想读懂西游记的表达,一定要懂得见微而知著,要有宏大的视野和世界观。
何为造化?
就是创造和演化,说的是这个世界是如何创造如何演变而来的。
何为会元?
书中这样说: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所以会和元,就是造化的单位,时间的尺度。
接着文中以一天为例,说明了这个世界是如何造化成现在的样子的:
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
按照上面的例子,如果把宇宙的演变缩短为一天,那么在戌时,天地昏蒙万物灭,亥时则陷入彻底黑暗的混沌,子时天地又逐渐开明,盘古应当就是在这个时候“破鸿蒙”,天开于子时,地辟于丑时,人生于寅时,天地人三才到位了。
之后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
然后说到傲来国花果山,这座山十分了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天地初生,这座山就在了,是山里面的老祖宗,所以这山也可以说是齐天之山了!
而且这山还是一座宝山,势镇汪洋,威宁瑶海(面朝大海),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春暖花开),丹崖怪石,削壁奇峰,奇珍异兽如彩凤、麒麟、锦鸡、寿鹿、仙狐、灵禽、玄鹤还能看到龙。
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这样的风水宝地,孕育了一块奇石,这石头了不得,比红楼梦里那块失业的补天石厉害多了: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
可以说是天地之卵,就是老天爷和大地母亲的孩子。这孩子从石胎里蹦出来,是个猴儿。
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虽然是猴,但比人还聪慧懂礼,而且一出生就惊天动地,连最顶层的大领导都知道了。
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不过嘛,大领导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
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之后这天产石猴就跟其他猴子玩在一处,然后发现了水帘洞,这猴子不是一般的智慧,进了洞中要其他猴子兑现承诺拜他为王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他是怎么知道人的话的?天生的智慧?
之后在洞里过了一段遮风避雨的安逸日子,石猴又有了哲学思考——关于死亡:
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
为了逃出阎王的管辖,躲过轮回,石猴开始了慢慢求仙路。
他顺水到了南赡部洲
将那跑不动的拿住一个,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
穿人衣服,学人说话,一心寻仙问道,找到了吗?没有,他只看到了丑陋的人性:
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他和人的追求不一样,兜兜转转,在南赡部洲待了八九年,想这里是找不到神仙了,要换个地方,于是去了西牛贺州,走访多时,看见一座秀丽高山,登山之后,山林间听到有人歌唱: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听到最后一句,他觉得自己来对了,他要找的神仙就在这里!
果然唱这歌的樵夫告诉他,这首《满庭芳》是山里的神仙教他的,神仙在哪?
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
其实,“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一个谜面,谜底是什么?
灵台方寸,也就是取灵字的上半部,下面加上寸字,乃是一个“寻”字;斜月三星,就是斜勾加三点,是一个心字。
所以,西游记,其实是“寻心记”。
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进来。”
这洞里果然是个神仙,未卜先知。石猴见了须菩提祖师,两人对话也很有趣,尤其是关于姓什么这段: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这时候的石猴既无性也无姓,须菩提祖师给他取了孙姓,名为悟空,他有了姓,会不会也因此有了性呢?有性好还是无性好?神仙是不是应该无性?石猴无性是不是已经接近神仙了?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这句话可以说是回答了:初始的无性是什么也不懂,所以无嗔无恼,终极的无性是懂了一切,悟空一切,然后做到无嗔无恼,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
所以,石猴现在还是“顽空”,他需要经过历练之后,不断“悟空”,最后才能得成正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