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品读潘尼:何处可安身

品读潘尼:何处可安身

作者: 晴空cs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21:11 被阅读34次

读《晋书•潘岳传》,看到这位才华横溢的“中国第一美男”在司马伦篡位后被权臣孙秀族灭,不免叹惜。忽见其侄子潘尼写的《安身论》一文,眼前一亮。文风清俊朗逸,有出尘脱俗的感觉。

“盖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开篇就是这样直截了当,观点鲜明,读来全无违和感。他指出“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批评那个“人人自私,家家有欲,众欲并争,群私交伐”的社会现实,反面论证“倾国丧家、覆身灭祀”的教训。

始于一己私欲,为了私欲去争夺杀伐,最后身死国灭,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博学多才的潘尼应耳闻目见得很多。他的观点虽不新颖,却是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道家素来讲求无欲无我,无为而治,以达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不求名利,与世无争,这是道家最高的人格理想。儒家退而求其次,主张积极入世,构建了“圣人”和“君子”的理想人格。潘尼用了道家的药方来解决儒家需要解决的问题——乱世中如何安稳身心。或言之,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他没有落入那个时代的“有”“无”玄学虚谈之中,反而更加关注现实。借用了“君子”一词,说明处世之道,核心观点还是“不为私”,具体表现有很多种,比如远离荣利,安贫乐道,居安思危,被人触犯也不计较(犯而不校),居功不自傲(有功而不德),等等,都是行事原则。自私会妨害公事,欲望会伤害品德,只有无私无欲,才能保全身心,与天下同欲,与万物同利,这也是天下大私大欲。

我想到一副著名对联“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是胸怀天下者才有的大气魄。潘尼正是这种大人物,认为天下万物与“我”同为一体,同利同欲,那自然是要“计天下利”,而不是计个人的小利小欲。天下本为公,怎容自私自利的小人据为己有?潘尼正值西晋“八王之乱”,天下已是大乱,即将分崩离析,“社稷神器”被争来抢去。叔叔潘岳只因得罪小人,处危境不知后退,终遭受灭族之灾。潘尼有幸躲过一劫,从此谨小慎微,不再做那“二十四友”,一心做学问,虽居高位,不谋私心,不参与政治杀伐争斗,得以寿终。但他并非在政治上碌碌无为,而是对时政多有补救,对帝王多有规箴。他的《乘舆箴》同样千古流传,喊出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俨然民主斗士,胜过后辈多少人!

篇名“安身”,说的绝不仅仅是安顿肉身,还有心灵。“安身论”也是“安心论”。潘尼提出“弱志虚心”,以我的揣测,“弱志”不是小志,更非无志。用现代词语来说,应是“远心志”,即立志高远,放眼风物,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不强求志欲满足。“虚心”则有谦虚、不自傲之意,心怀虚空才能承载外物,才有容人之量。

心可安,身才能安,至于安身之所,具体的物质环境,是南是北,是陋屋穷巷还是华殿玉楼,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倒是不必在考虑之中了。但是心灵须有归处,心有所守,不为外物所移。心之所寄,身之所在。

可巧,潘尼给我们提出了些许安身之道,也是修身之道,对乱世中的人们是一种警醒,可使人大悟大彻。即便放在当代来看,也不无启发。且不说人性是否必定是自私的,但自私终归是品德缺陷,是有办法约束并消除的。要建立一个天下大公的理想社会,改造人性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潘尼给了后人一个思路。

(2018.2.25 长沙)

相关文章

  • 品读潘尼:何处可安身

    读《晋书•潘岳传》,看到这位才华横溢的“中国第一美男”在司马伦篡位后被权臣孙秀族灭,不免叹惜。忽见其侄子潘尼写的《...

  • 2019-06-11

    一曲独萧寒如水,江湖何处可安身

  • 何处安身

    作为一个初信者,实在是需要照顾的,信心何来? 到处是偶像,娱乐,责任,忙碌,迷失,神是我们的父,求神兴起我们!...

  • 何处安身

    大学毕业后,学校、工厂、政府、乡村,一路走来,转身回顾是很有些意味深长的。 工厂是变态的。在工厂里,人是机器的延伸...

  • 何处安身

    面对今年教育资源的整合,各学校拆并,变动还是蛮大的,只是自己未来的未知,又让心里多了些迷茫。前半生命运的变迁...

  • 何处安身

    成年人的世界, 时而成熟,时而脆弱。 成熟到一个人经受所有大事, 脆弱到一句话便能失声痛哭。 漂泊宙宇,好似顶天立...

  • 一身灰,何处可安身

    红稣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小秃驴,怎么,还想她吗”。...

  • 何处以安身

    今年10月份之前,我一直呆在顺德,中国的家电之乡,制造业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发达。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年的GDP...

  • 10何处安身

    那日,苏小城拿着碗去食堂打饭,在花园里遇到芳,她正抱着半岁大的女儿与几个同样带孩子的女人在石桌前晒太阳。 俩人好久...

  • 无处可安身

    住了二十几年的家,因为政策原因可能明年就要拆除了。那个家,虽然有点破旧,但是我的心里最温暖的一个处所。 小时候和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潘尼:何处可安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cd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