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国际工业区块链标准化组织(IIBSO)理事;工业区块链(DIPNET)社区理事-王征
回顾完历史上的工业化改革道路,我们来到了现代化工业发展到顶峰的工业3.0时代。
前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对劳动力的解放,让生产设备可以从体力上代替人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PC等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这就可以在脑力劳动上代替一部分人工,生产线可以按照事先编辑好的程序,在逻辑判断上代替人。这一时期的每一台生产设备都会产生出大量的生产数据,设备与上下游之间的协作关系变得更加的复杂,此时传统的协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搭建起了一条数据传递走廊,把每一台设备都串联起来。并使他们可以了解到前一步做了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下一步将要做什么,也就是说生产线越来越聪明了。使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是工业3.0与前两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不同之处,也使无人化生产具备了条件。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间工厂从原材料入库、进入仓储系统,到生产计划划拨给每条生产线,到下达命令给每台设备按照生产任务来完成各自的工作,再到完成组装、检测、出货,其中很少用到人力的干预。这样一个流程是不是很神奇呢?其实这是一个工业3.0时期,作为先进生产工厂所具备的技术条件。这里不得不提到ERP和MES系统,这是支撑前面所描述的一切美好的基础。
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这是一套工厂内除生产设备以外,把采购、销售、财务、人力资源、质量关系、物流运输等所有资源都融合在一起的系统网络,可以实现人、财、物的系统性计划和调拨,有效的对各种资源进行管控,并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
MES系统:是制造企业对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的系统。这是一套可以使工厂内生产线具有更高智慧的系统,它可以把一个高度浓缩的生产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生产执行动作,并根据生产线实际状况进行有效分配。在生产过程中实时收集生产数据并加以分析,动态调整后续生产任务安排,使实际生产节奏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要求。这是普通工厂进化到智慧工厂、数字工厂所必须配备的上层生产管理系统,也是由工业3.0工厂更进一步跃升到工业4.0工厂的基础性系统。
在技术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地有人提出质疑——机器换人、无人化生产,这些如果都实现的话,人类是否会因此大规模失业?如何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呢?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这些担心的前提是什么呢?那就是现有的生产已经可以满足全世界人民的物质需求,在生产总量恒定的情况下机器逐渐的取代了人,而这部分人无法找到新的工作,从而导致失业,并引发一系列社会性问题。
我觉得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当前虽然我国及部分工业化发达国家遇到了一些产能过剩的问题,但说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有点为时尚早。一部分物质生活仍没有得到满足的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还享受不到大量廉价商品所带来的好处。一方面是因为国际政治因素导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另一方面因为物流运输等因素导致廉价商品到达目的地以后不再廉价,这还需要通过全球化生产来解决。而一部分已经相当富足的国家和地区人民已经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品,这就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生产者和设计者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由此可见不管是廉价品还是高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需求还远远没有到达饱和状态,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定位,更是要考虑到全世界人民的需求。我们建造的无人化工厂解放了大量的生产者,这部分人通过自我升级就可以适应更加智慧、更加高效的工厂,进一步对工业生产进行升级。
如果说工业3.0是人类历史上在极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上所能达到的顶峰,那么工业4.0所倡导的理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篇文章来了解工业4.0所描绘的美好未来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