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战 众志成城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既不能速胜有无法诱降,蒋介石率中央政府一迁武汉、二迁重庆,表现出了誓死抗战的决心。
民国政府西迁重庆,位于三峡咽喉的宜昌市就成了日军进攻的重点方向(为尽早结束中国战场的战斗,日军制定了进攻重庆左中右三路作战方案,其中中路溯长江而上进攻重庆,先后有枣宜会战、鄂西会战等)。
宜昌自古就是兵家要冲,位于市中心城区长江以南的磨基山战略位置尤为重要,是宜昌市中心城区的制高点,海拔217米,一峰独高,众峰列随。
日军于民国29年(1940年)4月底开始实施“宜昌作战”计划,从而爆发中日“枣宜会战”,6月12日宜昌陷落。
从6月29日开始,经过三天血战,7月1日日军终于完全占领磨基山。期间国军进行了英勇抵抗,《高田步兵第五十八联队史》如此叙述这场战斗:“渡江开始时间是二十九日凌晨两点......此时,岸边最高的高地磨基山(海拔三百五十二米)仍然在中方手中。第六中队正在竭力争夺。大队长抽调第七、第八中队的主力,转而向磨基山进行进攻。与此同时,联队长正随着军旗一起向磨基山的腹地进军。第二大队拼死力敌,奋勇战斗,终于在当日晚上占领了磨基山山顶。但是,敌军在当夜接二连三地多次反攻,山顶变成了尸山血海。"
在“尸山血海”的抵抗之前,宜昌上演了由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担当的被西方称之为“中国的敦刻尔克”的大撤退。
1938年10月25日,武汉陷落,日军逆长江而上,直逼襄阳,宜昌处于日军的包围之中,情势岌岌可危。此时的宜昌“还有3万以上待运人员,9万吨以上的待运器材”。这些物资是中国兵器工业、航空工业、钢铁工业以及其他战略配套工业的最后一点“骨血”,是抗击日寇、军火工业再生补给的最后一部分物资精华。如果不能及时转运入川,不仅大后方的军事工业重建将大费周折,而且一旦被日军掠去,后果不堪设想。
滞留在宜昌的3万以上待运人员,9万吨以上的待运器材必须在40天之内运出。然而,按当时的运输能力,9万吨货物全部运至重庆需要整整一年。更为严峻的是,此时通往后方重镇的交通要津川江一个月后就到了不能行走轮船的枯水期。
《大公报》记者徐盈说:“中国的‘敦刻尔克’的撤退的紧张程度与英国在敦刻尔克的撤退并没有什么两样,或者我们比他还要艰苦些。”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大撤退呢?相关报道显示,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纽约市政府用9个月时间完成了世贸大厦南楼和北楼双塔废墟的清理,共运走了93万吨坍塌大楼的物料。9个月93万吨,月均10万余吨,这和宜昌大撤退的40天9万吨器材,3万多人员的运量基本相当。这是前后相差63年的两大历史事件,有着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机械施工以及运力装备水平。
“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中国平民教育家晏阳初说。然而,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多个部门协调指挥完成的。宜昌大撤退则完全依靠的是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