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和自我实现一点都不冲突。
而为什么想到这个话题?是基于一个朋友的分享。她说,当她在为生活忙碌的时候,她的哥哥已经超越了赚钱这个层次追求自我的价值。在哥哥那里,赚钱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人生的意义、对世界的改变才是首位。对比一下,思想境界上的高低立现。
乍一听,我也觉得如此。
谁不想追求“不为钱”的自由,谁不想做到“有意义”的成就?我也想如此洒脱,“视金钱如粪土”或者“千金散尽”。可我一凡夫俗子,每天的摸爬滚打狼狈不堪孜孜追求的是别人不屑一顾或随手丢弃的。这感觉,太酸爽。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底层的是生理需要。呼吸、饮食、睡眠排在最基础的层面。如果连这个需求都没有满足几乎没有人能越界更高的追求。假设一个人饿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某人告诉他说“不食嗟来之食”,眼前就是馒头包子或其它吃的,你看他吃不吃?不要说假设的一个人了,换做是我,有一餐没吃,肚子咕咕叫的时候翻箱倒柜,只想着填饱肚子啊。
在生理需求满足之后是安全的需求。
不管是生理的需求还是安全的需求,都属于“温饱”的层次。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能想着多赚一点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已经是“很努力”。
再高一个层次的需求是社交需求。说的具体点,是我们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需求。人是群居的产物,没有同类,孤单致死。延续至今,就不仅仅是同类的问题了,还关系到有没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兴趣、共同的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为什么要找圈子?就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爱,有情感,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被尊重的需要。
想有稳定的社会地位,想得到认可和信任。这里的认可和信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部尊重,也就是客观的自我评价上的良好及以上的分数;一部分是外部尊重,也就是他人对自己的正面的积极的评价。
金字塔顶端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简直是个完美的状态。能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实现,能发挥个人最大的能力。这个时候,不是基于外在的认知,也不存在“为他人而活”,按孔子的说法是“随心而欲不逾矩”,一举一动都自带“迷人”的风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金字塔模型上,还有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
但是,人在哪个层次有哪个层次的追求,我是相信的。当然,有跨层次追求的人。那样的人无一例外的成为了大咖。像朱元璋小乞丐能登基成一代帝皇者不多见,想刘邦出身农家建立西汉王朝也是屈指可数。
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的价值,已经是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