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过元宵,话“开灯”,言“燃灯”,说“传灯”

过元宵,话“开灯”,言“燃灯”,说“传灯”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24-02-22 17:21 被阅读0次

    元宵节的由来,有一说是佛教在这一天有烧灯敬佛的仪式。

    在佛教中,灯是扫除黑暗、愚昧的重要符号:“灯者,觉正心也。以智慧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常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盏,信为灯灶,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灯火常燃”(《观心论》卷一)。

    灯是光明和智慧的体现。在古代,每逢正月学堂开学,家长会给孩子准备一盏灯笼,要由老师来点亮。这种“开灯”的习俗意在盼望孩子聪慧长进、前途光明。

    而教师在三尺讲台,授业解惑,传承薪火,在学子求知旅途给予启迪和智慧,用智慧与汗水,让教育旗帜飘扬。他们鼓足生命的风帆坚守教育事业一线,用真情播散爱的种子,用一生诠释师者本色,志于“燃灯”,身许“传灯”,正如冯友兰先生诗云:“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言:“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灯,总会让跋涉于征途或踌躇于暗夜的旅人燃起希望,哪怕只有微弱的一丝光亮。

    燃灯者在佛家是指片语可开悟人的觉者。教师教给学生的,并不是通过学问赢取利禄、沽名钓誉的方法,更不是为人处世曲意逢迎、左右逢源的姿态,而是精细的学术探幽与严谨的治学训练,更是高贵的学术品质与操行以及无形和无限的人格与精神形塑。教师的智慧和学识点亮烛火,通浚阻塞,唤醒了一个个青少年的精神生活,让他懵懂的内心世界疏朗清明起来。

    《维摩经》中讲到:“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灯燃作为前提固然重要,但把燃灯一直传下去,才能生生不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中庸》:“修道之谓教。”教育是为了修道。古人所教所学乃是圣贤之道,这样“师”就成了“道”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者,引导学生寻求“大道”,掌握真理。所以古人“谋道不谋食”,不用学问来谋利,教育不会考虑利益好处,也不会考虑学生的地位身份。正是这种“求道”的做人教育,成为古人教育的最大特点。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至今没有断绝,原因之一就是古人一再强调的“师道尊严”,使得人格化的教育得以一代一代地完成,而教师自然成了中华文化的“传灯人”。

    佛经中,关于传灯的描述非常多。如《景德传灯录》中言:“灯能照暗,禅宗祖相授,以法传人,犹如传灯。”《般若经》中说:“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与诸法性常不相违。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故佛所言如灯传照。”传灯能使佛法永不停止,发扬光大,普及到任何一个地方。《传灯录》自前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一千七百零一人,祖祖相授,以法传人,犹如传灯。杭州灵隐寺普济和尚编著的《五灯会元》,讲佛家派别枝分却灯灯相续,联芳续焰而千古光明,更是尽显“传灯”之风采。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重要的成长阶段,都离不开老师的陪伴、教育和指导。幼年时的老师苦口婆心、少年时的老师循循善诱、青年时的老师亦师亦友……教师这个职业所具有的不同形象,构成人们内心深处的师者记忆。他们用自己的辛苦和汗水,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健康成长。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锋日记中的这段话时至今日依旧能拨动人们的心弦,也是师者“燃灯者”“传灯者”形象的写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元宵,话“开灯”,言“燃灯”,说“传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kg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