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按照传统习俗,在这一天,人们要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不仅如此,元宵节更被赋予“团圆”的色彩。
只是,如今的元宵节不仅习俗渐趋冷淡,连“团圆”的意义也淡薄了。
在元宵节来临之际,人们已步入返程中,似乎朝着“团圆”的反方向在行走,成为“反团圆”。甚至,有很多人,早已进入工作状态一周之久了。
已经不记得是第几个年头,没能留在家过完十五了。家人的问候倒是年年一次不落,虽然不爱吃汤圆,也没有特别在意的过元宵,但正月十五这一天,总是特别的。
我们采访了社群里的几位白领,对于这个节日,他们感触更多。
1
朱妞妞 25岁 广告狗
小时候每年跟着家里大人去买烟花爆竹,总能看到架子上已经早早摆出形态各异的花灯,电子的,闪着七彩的光,按下按钮,还有粗糙的音乐声,小花灯映衬着我有点稚嫩的梦。
后来花灯一年比一年精致,点亮的花灯,每年都有不一样的风采和意义。
3岁时小心拿着粗粗糙糙的兔子灯,9岁时精挑细选最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形象灯,18岁时陪着家人点亮寓意高中的红灯笼。
到今天,我点亮的“灯”,是24小时轮换亮着的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灯,是办公楼明亮的白炽灯,是商场里色调温暖精造型精致的灯,是不管多晚总有灯光亮着的城市。大花灯映衬着我未来的梦。
每一次深夜里亮着的灯,都是为了以后,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变换的花灯,是每个时间段成长变化的的缩影,不变的是初心,小时候豪言许诺长大要给家人买最漂亮花灯的初心。
2
大鱼 28岁 设计总监
元宵逛灯会少不了猜灯谜,一句句或长或短的灯谜,打一字,打一物,谜底可以囊括万千事物,汉字多意,上下五千年,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小时候,家人通过妙趣横生的谜语,让字都没认全的我先了解每一个谜底背后的事物和特点,学会每一个汉字如何落笔成画。
后来见得人多了,经的事也多了,发现生活里哪哪都有谜面,等着我们猜谜底。
从懵懂无闻的新人到能独当一面的职场老鸟,我一路猜过来。客户踌躇不定的方案,是谜,老板意有所指的谈话,是谜,家人朋友不言不语默默付出的行为,是谜。
这些谜面,我每日的猜着,猜中一个,好像撕扯一般,成长一次,推搡着前进一步。
说出口的谜面,充满巧思童趣,说不出口的谜面,蕴藏生活启示和处事道理。不论生活还是工作,猜着谜面,凭着一往无前的孤勇,闯着未知的前景。
3
米粉 32岁 创业人
圆,在我的印象里,寓意总是好的,在阖家欢乐的节日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点圆圆的食物,这个节日才圆满了。
我已经忘记自己有多少年没在家里过元宵节了,甚至连过年都不期盼。我也问自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越来越不那么期盼团团圆圆?
与其说怕七大姑八大姨的追问,不如说,知道自己未能衣锦还乡,所以撑不住问来问去。
元宵,吃汤圆,图的是个好兆头好寓意,可真正的好,汤圆给不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工作成绩,一点一点让家里人安心的生活品质,才是真的好。
是的,我害怕的不是团团圆圆,是现在的我一笔还画不出一个○。
闹
元
宵
过去的元宵节可以用“热闹”形容,如今团圆的意味淡了许多。但是转念一想,现在的元宵节“反团圆”何尝不是另一种“团圆”?
与年前的工作伙伴团圆,与这个熟悉的大城市团圆,与新一年的奋斗团圆!
元宵既是明天,也是我们努力过好的每一天。
墨窑,在此诚挚地祝福大家元宵节快乐!梦想成真!
愿大家“团团圆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