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学起,我便一直寄宿在亲戚家,住宿在学校,也因此,我的独立生活能力比那些从来不住校的人要强了不少,可即便如此,我并不算一个适合集体生活的人,可能由于性格使然,我说话很直白,情绪表达也很激烈,喜欢谁就对她掏心掏肺好,不喜欢谁了,也直接不给好脸色,这样外露的情绪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我一直没什么朋友。
虽然我性格如此不讨喜,但也交到了朋友,三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我交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朋友,她其貌不扬,成绩也不好,更重要的是,她家境真是我见过最贫寒的了。但我们还算能聊的来,她也挺包容我。
回忆起她,我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她长什么样,我脑海中一片模糊的马赛克,但我能记得她家的贫穷,以及后来,贫穷所带给她的命运的枷锁。
那时我们读书放学早,我有一次周末去过她家,怎么说呢,那是我见过最脏乱的环境了,北方是有那种土炕的,我去她家时,穿过一条小巷子,进入一个破败的土墙,土墙是黄泥土围起来的,中间还有两个缺口,像是因为年久失修而支撑不住掉下来的,进到房间里,我见了此生最震惊的场景,屋子里是泥土地,凹凸不平的地面泛着泥土的光泽,然后四面都是泥土墙,没有任何装饰,也没有刮腻子,没有抹灰,光秃秃的就像我们过家家做的泥巴一样,然后,墙角有一个破烂的沙发,里面的零部件都已经裸露出来,可以看见里面的弹簧,还有海绵,沙发上堆满了衣服,那些衣服不像是买的,倒像是从垃圾堆里捡过来,随手丢的,沙发上堆不下的衣服撒落在地上,除了一张破沙发,一堆衣服之外,外面这间房子里已经没有任何东西了,里屋有一个土炕,炕上有一个眼神浑浊,一头暴躁打结头发的女人,然后还有一个不年轻的老头,老头正在喂那个女的吃饭,就这么两间泥土房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我深深震撼这样的环境,不敢再逗留,和我朋友又出去了,多年之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场景,我原以为,再穷又能穷成什么样呢,可见了我朋友的家后,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家徒四壁。
原来贫穷真的可以一无所有,甚至房子是泥土堆起来的,甚至不用铲平地面,不用刮腻子,也不用抹灰,衣服是捡来的,床单被套也是发黑打结的,这一切都让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后来我听人说,我朋友的母亲是个精神病人,而她父亲也因为找不到老婆,不得已就娶了朋友的母亲,他父亲那时已经60多岁了,身体不济,很难赚钱,又要照顾有精神病的母亲,还要供朋友读书,实在是很困难,我很同情朋友,但我那时只是个小孩子,也无能为力,但我对贫穷的理解大为改观,我清楚的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参差,有些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贫穷有多大的力量,将人的生活拉入深渊。
三年级上完之后,我就回南方了,我之前说过我是寄宿在亲戚家的,当时就刚好寄宿在北方的亲戚家,后来回到南方,我常常想起我朋友,不知她后来的生活是否如意。
直到不久之前,我表哥结婚,我当时本来不想过去,觉得太远了,再加之我当时有一个考试,正处于备考阶段,所以不太想去,但我以前住在表哥家时,和他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现在他结婚,我不去的话,好像也说不过去,经不住表哥的邀请,我和妈妈一起去了表哥家。
一到表哥家,我就开始打听我朋友的近况,听人说她父亲后来死了,她生活没有了着落,被她姑姑收养,也不让她读书了,不久后就给她订了亲事,找了个对象结婚,婚后也并不如意,她丈夫好像残疾,对她也不好,听完她的近况,心里一阵酸楚,她年纪和我相仿,比我还小些,本该有一个好的未来,结果命运却如此薄待她,让她过早的失去了人生的主动权。
上大学期间,我有次去蹭课,那个老师讲了一句话,人的一生虽然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仍然有改变命运的可能,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朋友,其实有的人一出生,她的命运就注定了,至于后面的机会,可能她都没机会触摸。人与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谦卑一点,再谦卑一点,这样,你才能理解别人的无奈,也原谅自己的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