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说话不得罪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9118878/7adcbef7653db07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118878/f3e6be52feede95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9118878/eee14fad78527cb5.png)
I
与其说我们对会说话的人羡慕嫉妒恨,不如说我们对他们的好人缘钦慕不已。可即便我们给予了好好说话足够的重视,仍然不免口不择言,得罪他人,这往往来源于我们常常出现的语言习惯不自知:
1.以评判的口吻表达了关心;2.想表达的是安慰,却让人觉得漠不关心;3.过渡的委婉礼貌让人觉得暗藏新机
为了克服和避免这些不容易自我察觉的问题,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善:
1.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觉而非去评判他人;
2.安慰他人的时候多进行人文关怀而非事件本身;
3.求人时尽可能详细的说清自己的事情,让对方充分考虑,把决定给予对方。
第3条并不适用于对方正在开会之类这种明显紧急需要礼貌打扰的场景,更适用于微信等不需要即时回复的场景。
A1
今儿中午,问了某师姐关于企业公众号如何申请的事,对话如下展开“XX,问个事,企业号申请流程和周期要多久,需要哪些材料呢?”
非常简单直接的表达了需求,要比“在么?”这样一句对方无法判断你是什么事,也无法知道一旦回复了需要耽搁多久时间,是否会影响对方后续的事情。当这些信息对于对方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对方可能会暂时不回复你,直到有大段空闲时间来进行回复。
几番问答后,我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结果,也没有因为对方有工作被迫中断而有任何烦扰,很大程度得益于一开始给对方的信息非常明确是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这是一个多大的忙。对方基本可以判断需要耗费的时间,以及自己是否有能力解答我的问题。因此响应速度很高。
A2
由于自己性格特质的原因,常常喜欢去给人贴标签,甚至与人交流其他人的性格特征。这就免不了的会有背后评价的人感觉。为了改掉这个很不好而长期不自觉的语言习惯,我首先会给自己一个短期目标——在7天时间内,自己不去评判任何人,而只被动描述自己对他人的感受。
以前女友为例,具体涉及几个方面:
1.不主动与人聊前女友的行为方式,性格特点。
2.如果被动带入话题之中,只描述上一段感情中自己的感受。
3.如果发现自己在谈话中主动评判了前女友,7天时间重新计算,直到完成预定周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