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终身学习的新算法

终身学习的新算法

作者: 利园1号俞宏富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23:44 被阅读0次

近日,湛庐文化创始人兼董事长韩焱女士,受邀参加了樊登读书举办的“阅读领航者时代峰会”,并发表了一篇题为《终身学习新算法》的演讲。

这次演讲,韩焱女士从宇宙四大定律开始谈起,提出了在知识服务时代对于终身学习的一些新的理解。今天,湛庐君为你精心整理了文字稿,希望通过这次演讲,获得属于你自己对于终身学习的新认知、新场景和新方法!

「终身学习的新算法」

来自湛庐文化

00:0026:38当然,我们还贴心的准备了演讲音频,可以边听边看~

湛庐文化创始人、董事长韩焱

前一段时间呢,在一个著名的知识服务平台上,我看到有一位用户,向一位专栏作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说他自己以满满的时间表为荣,以高效率生活自居,他每一分钟都渴望有信息量的输入,喜欢一心二用的完成任务,听不得别人说话半天没重点,有几分钟空闲都要翻两页书,开车要是蓝牙出了问题,听不了音频课就会焦躁地敲方向盘,就连刷牙的两分钟时间也会一边活动眼球一边回顾今天听到的专栏内容。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状态?这是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我们对信息的渴求,已经达到了近乎病态。

作为知识服务者,应该反思的是,我们提供的产品内容和产品形式仅仅是在迎合这种病态的焦虑?还是在为用户做出正确的引导?

作为终身学习者,我们应该思考,对于知识的这种焦虑,背后到底反应了哪些问题?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存在哪些误解、误区和盲点?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望,实际上反映出了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作为知识服务的提供者和用户,我们需要共同思考,什么才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真正改变的终身学习的新算法。知识服务的方式应该进行哪些新的改变。

我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今天的话题,也就是我对知识服务时代终身学习的一些新的理解。

1.

终身学习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的底层逻辑就是熵 [shāng] 定律。熵定律在自然界当中无处不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法则。

点击上图即可保存并分享到朋友圈

在物理学当中,它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

化学家阿特金斯曾经把它列为《推动宇宙的四大定律》之一。进化心理学家最近也撰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心理学的第一定律》。

今年,企业界流行的一篇华为谈企业文化的热文,题目就叫做“熵减——我们的活力之源”,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谈怎么理解熵定律,提高自己和企业的生存力。

熵定律的主要内容是说,如果一个系统是封闭的,没有能量输入,那么必然会越来越紊乱涣散,直到陷入沉寂。

点击上图即可保存并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宇宙最终的结局就是走向混乱和无序。

一个人从生到死,就是细胞的排列从规则有序逐渐变得混乱无序。

一个人的思想从鲜活到僵硬,就是掌握的知识变得无用无效。

如果无序无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就叫做熵增,反之,就叫做熵减。

自然规律决定一切向着混乱的方向发展,而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要逆势而为,想办法为我们的生命和生活系统输送能量,尽力达到有序,做到熵减,让熵值降下来。

我们摄入对身体健康有益的食物,学习对于生活有益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在通过补充能量,对抗熵值的增加,让一切保持在有活力和持续进化的状态。

说到生命的进化,最有新意的一本书叫做《生命3.0》,如果你还没有阅读,我建议你一定要赶快学习一下。

湛庐图书

《生命3.0》

小程序

点击上方,即可购买《生命3.0》

上周湛庐特意安排了这本书的作者泰格马克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大师行活动,他进入百度、猎豹等企业,还有清华和上海交大这样的高校,也和众多的媒体人进行了深度的对话,反响巨大。泰格马克认为,我们生命的进化分为硬件进化和软件进化,硬件进化就是身体的进化,软件进化就是智能的进化。身体的进化只能靠一代代繁衍生息,缓慢地进行,所以直到现在,我们的身体还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差不多;但是,智能的进化可以靠学习快速获得,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飞奔着进化的物种”,每100年,人类的平均智商就提升3分。和古老笨拙的身体相比,我们依靠智能创造出来的科技,简直就是“天神”级别的。

终身学习者要顺利实现智能的进化,就要想尽办法为每时每刻摄入的信息进行熵减。

也就是说,你的重点不要放在摄取更多的信息,你要重视自己是不是掌握了方法,让信息变得有用和有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想象一下,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敲出一页字符,或者收音机调台时传来一段白噪音,这些文字和声音都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它们都毫无意义。但是如果我们用某种形式组织文字,可以写出一本书《知识大迁移》、用某种形式组织音符,可以谱出一首乐曲《欢乐颂》。换句话说,只有用特殊的视角重新组织和使用了信息,才能传达出对于这个世界的某种理解和意义。

你掌握的视角越具有多样性,你自带的“创意工具箱”和“解决问题工具箱”就越有效,而这些丰富多样的视角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获得。

以上,就是我想和各位分享的第一个方面。总结一下,那就是,终身学习的底层逻辑就是熵定律。

说白了,终身学习就是和自然法则对着干。

逆流而上,逆势而为,你需要尽力吸取更多的能量。

你想要寿命更长、竞争力更强,必须要在学习的路上打怪升级,不断提高自己的段位,读懂更难读的书,吸取密度和强度更高的知识。

你要警惕那些一味强调轻松愉悦、快速获得的知识服务,学习就是一场持久的脑力马拉松,形式可以更亲民更有趣,但是,思考过程绝对会烧脑。

学习和进步从来就是一件苦差事,需要你承受不舒适,甚至痛苦,你必须要付出毅力和耐力。

2.

终身学习时代,我们应该学什么?

了解湛庐文化的人都知道,最近几年以来,湛庐出版了一系列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工智能的图书。我和我的同事在各种场合和各种知识服务平台上,为大家推广这些最先进的思想。

每一次讲座或者是直播,我们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工智能发展这么迅猛,人工智能如此的强大,那我们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相比到底还有没有优势?如果有的话具体是什么呢?甚至有的家长会直接问,我的孩子上大学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呢?如果选错了,很可能他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未来可以从事的那些职业,就已经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了。也就是说,他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失业了。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们必须要为自己的能力范畴建立起一个认知框架。这不仅是为了防范AI取代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警惕自己在学习中可能偏废了哪些重要的能力训练。

拿AI和人类来做参照,是一个很好的了解人类智能优势的方法。这样做,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更有效的学习策略,那就是:

凡是AI擅长的能力,你就要用足它,而不是用蛮力去抗衡它。AI+人,才是制胜之道。

1870年的时候,美国俄亥俄铁路公司要在大转弯山挖掘出一条两公里的隧道,之前这样的活儿都是工人们来做的。但是这一次,公司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蒸汽动力钻孔机,打算让工人操作机器来完成。一位叫做亨利的优秀工人,他非常抗拒机器替代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技能,提出来要和机器比赛,他使出了浑身解数,结果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机器,维护了工人们的尊严。直到现在,亨利的雕像还竖立在那个隧道旁。但他付出的代价是,活活被累死了。

亨利的雕像

如果当年,优秀的工人们能够选择和钻孔机合作,开凿隧道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工人们所惧怕的结局并不会到来,相反,他们以往的技能会在机器的帮助下得到改善和提升。但是,很可能生活在AI时代的我们并没有资格来嘲笑大工业时代以生命来对抗机器的工人们,因为同样的思路正在重演。知识服务者和终身学习者拼了命地在AI擅长的“事实性知识”学习的道路上,无比焦虑地用尽自己的生命,挖掘着这两公里的隧道。

学习知识的能力叫做学术智能。在这项智能上,AI完胜人类。你就是耗尽一辈子的时间学习知识,也不可能超过AI,但是,目前知识服务者和终身学习者,恰恰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单纯学习知识本身上。《知识大迁移》这本书告诉我们,成为狐狸型的跨学科的广博人才,是可以获取更多知识红利的。

湛庐图书

《知识大迁移》

小程序

点击上方小程序,即可购买《知识大迁移》

但是,让自己知识尽量广博,仅仅只是打了个底而已。也就是说,在提高学术智能这个方面,你需要更换思路,就像是“钻孔机+工人”,开凿隧道的效率最高;“AI+人”,学术智能就会大大增加。

让我们腾出一些智力带宽,给其他重要的人类独特智能的发展留出余地。

研究者们认为,从和AI相比的角度来说,人类的核心智能可以分成7种。除了我们以上说到的“学术智能”以外,其他6项都是我们人类目前更加擅长的。

点击上图即可保存并分享到朋友圈

社交智能,也叫做社交商,指的是各种社交互动能力的组合。在这项智能上,目前人类完胜AI。在计算机科学家莫拉维克的“人类能力地形图”上,很好地对比了人类和人工智能在各项能力上的差别。对人工智能来说,完成起来越难的任务,海拔就越高。平原上有“死记硬背”,丘陵上有“下象棋”,高山上有“手眼协调”、“社交互动”等等,人工智能一旦攻克某项任务,海平面就会升上来,淹没掉这项任务。露在海平面之上的部分,就是我们人类还保有的独特能力。你会发现,占据山巅的都是和社交智能相关的能力。也就是那些需要同理心、幽默、感性、道德感的工作,那些和理解人性、关怀人性密切相关的工作。

学术智能和社交智能,我认为大家意识当中都已经非常重视了。重点在于,还有其他5种最根本的智能需要掌握。它们都可以叫做“元智能”,“元”英文是“meta”,简单来说就是“最基本的”、“最根本的”意思。当然这个解释在学术上不严谨,但是,快速理解主要的意思是最便捷的。也就是说,这5种元智能都是我们人类独特的智能优势,我们要在终身学习中主动持续地去发展它们。它们分别是:元认识、元认知、元主观、元情境和自我效能感。

莫拉维克人类能力地形图

点击上图即可保存并分享到朋友圈

为了更容易说明这些能力,我为大家重新做出了组合,归并成了三种:

第一种,认识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帮助你“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元认识智能。

第二种,认识你和动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也就是,帮助你“因势而动”的元认知智能,我把元主观和元情境两种智能都归并在其中了。

第三种,评估你是否能顺利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也就是,帮助你有“自知之明”的自我效能感。

我先来说说,什么是元认识智能?最近几天,“黎曼”这个人名成为了一个热词。黎曼是一位德国数学家,他提出了一个数学难题“黎曼猜想”,困扰了人类159年,最近英国的数学教父阿蒂亚爵士宣称,自己已经找到了证明这个猜想的方法。在一个世纪以前,一位热爱学习的物理学家也注意到了黎曼,他通过阅读,了解到了黎曼的一项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数学研究,叫做非欧几何。这位物理学家叫做爱因斯坦,他敏锐地意识到,黎曼的非欧几何可以成为一种全新重力理论的基础。这项洞见成为了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重要基础。

爱因斯坦就是一位元认识智能非常高的人,他不仅能够快速吸收很多的知识,而且他能够看到各种知识之间被其他人忽视的关联性,这样,他才能产生具有洞见的新思想。元认识智能,就是运用和解释知识的能力。你不仅能叫出知更鸟的名字,你还能从它的飞翔关联到飞行器,从它的生活习性联系到人类社会,甚至你能从它全身的颜色联想到创作一组画作。元认识智能能够帮助你对知识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那么,什么是元认知智能呢?想象一下,你有一个机器人,它能“点石成金”,你让它把你的表变成了金的,马桶变成了金的,爱车变成了金的。你一高兴,脱口而出:哇,真想把我所有喜爱的东西都变成金的。于是,这个听话的机器人一转身,把你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金娃娃。你的机器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它缺乏一项关键智能,就是元认知智能。它不能分辨出情感、伦理、目标之间那些看似存在矛盾的地方,怎么进行协调,然后再做出合理的行为。

比如,你看到一位非常好的人才想请进公司,但是,依据他的能力,公司目前的架构和薪酬体系都是无法吸引到他的,你可能需要为他重新调整组织结构图和工资体系。更糟糕的是,如果你这么做了,可能他人还没到公司,就已经树敌无数了。你会选择怎么做?这些情况需要你综合考虑涉及到所有人的心理、性格和情绪,还要考虑公司的环境和未来发展当中其他的很多因素。要想做到周全和圆满,需要全面理解人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你需要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在真实的场景当中去实践和检验,依据他人的反应和最后的结果,反思自己的做法,优化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元认知智能,就是你需要发展出来的这种“因势而动”的能力。

那么,自我效能感又是什么呢?湛庐在面试编辑的时候,一定会问面试者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计划用多长时间成为一个优秀的编辑”,很多人的回答是一年。其实,想要做到一位优秀的编辑,你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如果你想做到资深编辑,那么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可以说,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对于自己的能力都是高估的,对于任务的难度都是低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调动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来进行校正。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你评估自己是否能顺利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郭士纳在加入IBM公司之前,从事的是食品烟草业。他并没有计算机业的任何经验,但是他评估了自己的长项和IBM当时最需要在管理文化中注入的东西,勇敢承担起了这个重担,成功地挽救了IBM。他的自我效能感就很好,帮助他克服了“隔行如隔山”的偏见。

我自己也曾经面临过“自我效能感”的考验,我曾经在世界上最大的出版集团西蒙与舒斯特工作,当这就公司被拆分收购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职业选择,是继续在另一家大型国际出版公司发展,还是去一家成立没几年的合资出版机构。当时的我,非常犹豫。继续在外企发展,是我驾轻就熟的;选择这家小机构,就需要我重新开始。我认真分析了自己擅长什么,需要学习什么,可能面临什么困难和风险,机遇和挑战又在哪里。结果是我坚定地选择了那个小机构,从零做起,直到这个财经出版品牌成为全国第一。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帮助你抵御自大和鲁莽,也可以帮助你克服偏见和盲从,让你最大限度展现出自己的潜力,稳稳地走在机遇和风险之间的刀锋上。

以上,就是我想和各位分享的第二个方面。总结一下,那就是,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只是疯狂吸纳新的知识,而是要平衡培养多种能力。

3.

怎么学,才能让我们的学习最高效?

有史以来,人类的学习场景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营火、水源、洞穴和山顶。但是,现在的知识服务者和终身学习者,都太过于集中在第一种学习方式,营火。

点击上图即可保存并分享到朋友圈

营火,顾名思义,就是最早期人类部落的营地中,夜晚时分的火光。夜幕降临之后,睡觉之前漫长的时光,大家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围着火堆,烤熟食物,分享故事。这个场景正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开端,让人类的文化和知识得以传承和进化。

营火,是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传统的线下授课、公开演讲、讲座,以及目前线上的音频视频知识服务,只要是一个人讲授很多人听,就是典型的营火场景。在这种方式中,老师、专栏作家、演讲人,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作为主导,手握巨大的权力,他们决定采选哪些知识交付给用户。这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学习的范围已经被框定了,它的上限就是传授者的知识上限。

所以,营火的学习场景,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你的学习储备出大量的事实性知识作为素材,但是,很难为你带来对于知识真正的理解和使用。反思一下你的学习场景,如果大量时间都被收听专栏和讲座占据了,你只能称得上是一个“信息搜集者”,你没有时间留给自己,让学到的知识得到内化,成为自己智能的一部分。

水源,指的是野外的池塘、泉水等等,人类和动物为了解渴,都会主动聚集在水源旁,各种物种就有了交流碰面的机会,就是现代办公室里的茶水间和饮水机旁,就是大家聚拢闲谈碰撞想法的地方。

水源,是多对多的学习模式,拥有不同背景、观点和经历的人们,以对等的方式彼此分享自己的思想,形成多样化的观点。互动型的工作坊、线下读书社群、线上知识社群、技术论坛等等,就是水源这种学习场景。这种学习场景之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话题,人们的思维进行随机的碰撞,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流,给思维方式带来鲜活的出其不意的刺激。

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就是对话,你需要和别人交流自己学到的东西,需要畅快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解,需要被别人的发言激发,同时及时去回应对方的思路。如果你单纯作为别人对话的旁观者,而不参与其中,这种学习场景就没有办法发挥它的作用。湛庐阅读的精读班,就是希望为大家创造出线上的“水源”,促成大家的交流,形成更丰富的思维方式。

洞穴,指的是僻静的不受打扰的所在,给人安静、隐私和独处的空间。它是独自反思和思考的学习模式。洞穴的作用不在于让我们从他人身上学习或者与他人协作,而在于当我们需要把新获得的信息与已知的事物整合起来的时候,能有一个空间让自己沉下心来,认清自己内心的想法。图书馆的角落、咖啡馆里带着耳机的读书人、公园里独自散步的人,他们通常是在阅读、写作、研究,或者沉思,这种学习场景就是“洞穴”。

这个学习方式非常重要,它能够最有效的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理解。去年我的演讲讲到了阅读对于大脑结构的可塑性,倡导大家要“亲自阅读,亲自思考”,就是要提醒大家重视“洞穴”这个学习场景,潜下心来,和自己的内在对话。(去年韩焱女士的演讲内容,请戳《湛庐文化创始人韩焱:亲自阅读,让你成为更聪明的自己!》)

山顶,指的是一个人要完成的任务或者是抵达的目标。这种学习空间的目的是把学习带到实践中去,可以说,山顶,是必不可少的终极学习空间。只有真正去做,你才能得到关于自己能力的即时的持续的反馈,才能真正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像是创业、挑战新的项目、攻克新的研究,都是登上山顶的实践学习模式。

在知识服务当中,我们应该思考怎么创造出一种“基于挑战的学习”,引导用户想出一个自己想要去解决的问题,再帮助他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一连串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然后提供各种条件便于他采取行动去攻克这些具体问题。关于这个场景怎么实现,湛庐阅读也在积极尝试当中。

当然,这4种学习空间在共存时才是最有效的。如果能以讲营火故事的方式来教授知识,让人能产生兴趣,然后在各种知识社群中进行讨论和扩展,再花时间亲自阅读亲自思考,最后主动找到要解决的问题,去积极实践和反思这些知识,学习的成效就会大大增加。知识服务者和终身学习者要一起去创造各种学习空间。

总结一下,知识服务要在终身学习中发挥出作用,就要致力于重新打造人类的四大学习场景。知识服务不应该只重在传授知识,而是要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学习空间,帮助终身学习者释放自己的潜力。

动态黑色音符

最后,湛庐文化作为知识服务者,我们的使命不是注满水桶,而是要点燃火种。

作为终身学习者,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信息收集者,而是要成为飞奔的智能进化者。

我们共同的目标,是要真正让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改变人类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相关文章

  • 终身学习的新算法

    近日,湛庐文化创始人兼董事长韩焱女士,受邀参加了樊登读书举办的“阅读领航者时代峰会”,并发表了一篇题为《终身学习新...

  • 《终身学习新算法》

    近日,湛庐文化创始人兼董事长韩焱女士,受邀参加了樊登读书举办的“阅读领航者时代峰会”,并发表了一篇题为《终身学习新...

  • 终身学习的新算法 摘要

    终身学习的新算法 韩焱(湛庐文化) 1. 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因为熵定律。熵定律就是自然规律各种物质都是要越来...

  • 降维与PCA算法

    前言 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无监督学习中的K均值算法。除此算法之外,无监督学习还有另外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被称...

  • 关于学习的学习

    本周读了三本关于学习的书《终身成长》《终身学习》《知识大迁移》,对学习有了些新认知,做个复盘总结。 一、学习的四个...

  • 沧海拾贝

    通过假期学习,使我对终身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有了新的理解。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

  • MTK 单帧算法集成方法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程序员 Android 经典好文推荐,通过阅读本文,您将收获以下知识点: 算法概览一、算法...

  • 集成学习算法

    什么是集成学习算法?集成学习算法就是将多个弱分类器(回归器)合并,组合成一个新的学习器 2.为什么用集成学习算法?...

  • 程序员为什么要持续学习(升级版)

    为什么要终身学习,持续学习? 为什么要终身学习,持续学习?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大概是说总有新的知识...

  • 程序员为什么要持续学习(升级版)

    为什么要终身学习,持续学习? 为什么要终身学习,持续学习?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大概是说总有新的知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终身学习的新算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p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