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 熊慧敏
在不久前的瑞士精英赛上,女排姑娘刘宴含接受外媒采访时,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人吃惊。看来中国的女排姑娘们不仅排球打得好,讲起英语来也是毫不逊色。
中国女排的传奇人物郎平,在回忆自己学英语的经历时说道:“我当运动员的时候,不管训练多累、比赛多紧张,一有空就捧着砖头大小的录音机,学《英语900句》。退役后首选的去向,就是进大学、读英语。“多年后,郎平退役执教中国女排,在郎导的带动之下,女排姑娘们都很注重英语的学习。
2018年9月,刘晏含随队参加瑞士女排精英赛,接受外媒采访时秀了一把英语,无论是口音、语法,还是词汇量,都很过硬。和很多人的经历类似,刘宴含起初的英语水平并不高,只能“咿咿呀呀”说几个简单的句子。但常年在国外的比赛、训练中要和外媒、体能师、教练等人进行沟通,这使得她不得不下狠功夫学英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而刘宴含被网友大呼“实力圈粉”的英语背后,她也下了不亚于球场上艰苦训练的功夫,看美剧、上网络课程、苦背单词。几乎能提高英语水平的方法,刘宴含都试了个遍。最终找到自己的方法,加上持续不断地学习,才得以看到她在镜头前极为流畅地说英语。
这个努力的姑娘谈到英语学习时说:“持续的学习是一种人生态度,学英语还能增强记忆力,感受两种文化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能更好地与人沟通,我的目标是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自由切换。”
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宴含的英语学习经历,是不是和每天清晨在阳台上大声背诵单词、在各种英语学习app之间来回切换、并热衷于各种学习打卡的你很像?但不同的是,很努力的你就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当年还在读大学的刘东欣也经历了学英语的“阵痛”时期。刘东欣在上大学时,是理工科的英语学渣,入学英语成绩全班垫底。他自嘲说自己也是个典型的“聋哑英语”重度患者,能说的口语不超过10句,每句不超过5个单词。从大一到大三,他买了无数的英语学习书籍,比如《英语九百句》、《疯狂英语》、《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走向未来》等,最后没走遍美国却走回了原地。
左:刘东欣回忆当时的情景,刘东欣依然记忆清晰:“每本书都读了前10页,到了大三下学期发现自己依然是学渣一个。后来痛定思痛,大三时扔掉所有教材,专注背诵、转述新概念15个月,大学毕业时英语脱胎换骨,完成学渣逆袭,为我后来进入全球顶尖商学院读MBA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为自己学英语的经历,刘东欣特别能感受到很多人学英语的“痛苦”。同时也因新概念带给了他英语的巨大转变,所以在这里想把英语学习的经验分享给更多想要学好英语的人。
什么叫“专注一本书“?
很多同学认为学习非常痛苦,同时也有着“急功近利”的想法,所以一直乐于寻找“速成”的方法。因而希望半年甚至是三个月就搞定英语,买了一本书,或者报了一个班。但几周之后,刚开始的兴趣消散,发现效果一般,于是就再换一本书。长此以往,英语怎能学好?
“后来,我就专注于新概念,把其中的每篇文章背200遍。15个月后,我的英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东欣老师说到。
刘东欣背过200遍的新概念所以,到最后,你越想快,反而越慢。中国有句俗语“欲速则不达”,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有些同学在“速成”的道路上追寻了十几、二十年,发现离“学成”越来越远。
因而,弱小时“深挖井”,专注一本书,慢就是快,复而不厌。不断积累兴趣和成就感,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欲罢不能”,英语水平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那,什么又是输入加输出?
有人考了四六级、通过了考研,甚至考了GMAT、GRE等,词汇量很大。但一出国、一遇到老外就成了哑巴,连给老外写个短信也捉襟见肘。会单词、会语法、会写作,但就是不会说!这是很多人当前学习英语的误区,以为学会了“纸上”的英语,“嘴上”的英语自然也就学会了。
其实不然,能看懂书上的内容并不代表“都会”,掌握了英语单词只是“学过”,而非“学会”。很多人用的是“聋哑英文学习法”,标准是“看懂就行了”,听不懂、说不出、写不了。因此,很多人考过了四六级,甚至GMAT、GRE,但是英文使用水平还停留在小学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而想要真正学好英语,必须:“输入、输出两手抓”。 你是否掌握英语的标准是,“这个词我能用吗?”,而不是问,“这个英文单词我认识吗?”
当你能自信回答“我会用”时,便真正学会了英语。
如果你被聋哑英语折磨了很久,想像刘宴含一样对外媒记者的提问从容应对,同时还想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内功,成为英语高手,顺便轻松搞定各种考试。“专注一本书,输入加输出”的方法,是你绝佳的选择。
© 声明 / 本文由有来学公众号(ID:youlaixue)原创出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