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忘记了出生时的喜悦,忘记了童年和少女时代的梦想。
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个女人渐渐消失了。为了孩子,它无所畏惧,从不动摇。她的一生都在为家人牺牲,最后却失踪了。”
这是韩国小说《请照顾好我妈妈》一书中“妈妈”的一生。也是许多妈妈的一生。
小时候,妈妈拼尽全力对抗贫穷与灾难。孩子们慢慢长大,对他们满怀期望。因为自己没读过书,所以特别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想尽一切办法也让孩子继续上学。
孩子们大了,有了各自的事业与家庭,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变成了妈妈的客人,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呆的时间越来越短。就连过生日,也是爸爸妈妈去首尔找孩子们,一起在外吃个饭。最后一次过生日,妈妈在首尔的地铁站,走丢了。因为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甚至有时神智不清,连孩子的家都找不到了。
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那样熟悉却并不了解的妈妈。她头痛难忍,日趋严重,大家都以为那是偶然现象。她不识字,却渴望读懂大女儿的小说。她每月给孤儿院捐款,没有人知道。她每日在田间劳作,在厨房忙碌,也没有人想到她是否情愿。
妈妈后来化身一只小鸟,向所有牵挂的人道别,但活着的人,仍在寻找 。作者留有余地,是希望身为读者的我们都还有时间,去理解妈妈,照顾妈妈。
许多时候,我们阅读,阅的是书,读的其实是自己。这本书我去年看过一遍,当时就感触特别深,这一次在思考分享书目的时候,这本书瞬间就从脑海中跳了出来,所以最近又重读一遍。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妈妈。
她与书中的妈妈一样,为了家庭付出一切,我们小的时候,她只想着怎样让孩子们吃得更好,长得更健壮。“做上一大锅饭,旁边煮上一小锅汤,首先想到的不是辛苦,而是这些东西都要进到我孩子的嘴里,心里别提有多踏实了。”
孩子们大了,她说,你们好好读书,只要有能力,我们砸锅卖铁也会让你下去。
孩子们在城市里安了家,“妈妈的家就像个工厂,一年四季都在为城里的家人制造着什么。”每次回家,都要把车塞得满满的,她才觉得舒心。我们要放假了,提前好久,她就开始欢天喜地。她总是在洗洗涮涮,总是在厨房里准备各种吃食。吃完饭,我们在叙旧,在玩耍,妈妈在收拾,在打扫,好像一切都顺理成章,一切都自然而然。
她掌管着家里所有的细枝末节,无论谁缺了什么,都第一个叫妈。没有人知道,这样一辈子的操劳,这样为大家服务,她是否情愿?
二,身为儿女,我看到了自己。
“自从进入城市之后变化很多,你跟妈妈说话的时候总是气呼呼的,好像觉得她什么也不懂。妈妈不无责怪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你懂什么。你漫不经心地说。自从知道妈妈已经无力训斥你之后,每当她问你为什么要去某个地方,你总是简短地回答,有事。”
“你觉得跟妈妈说自己的事情很麻烦,似乎认为自己所做的事和妈妈的生活毫无关系。”
有时候妈妈要把她认为好的东西带给我,我说不需要,什么都能买到,带来了也不一定吃,放久了也是扔掉。母亲节或过生日,我们会买花,或送礼物,她总说不用花钱,但是,她却会发到抖音上秀给好朋友看。而我们,并不是每次都记得。
有时与她说话,口不择言。记得前两年,我甚至说过她“太能作了”。她跟我爸说,女儿也不是个东西!
我们对妈妈这样不耐烦,对妈妈这样口无遮拦,是因为心里觉得她是妈妈呀!妈妈不会难过,妈妈不会生气,妈妈会永远健康,妈妈自有力量。每一次,当我在外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想到妈妈,会给她打电话,妈妈也会永远守候在我的电话那头。
好像我们总是在索取,总是在依赖妈妈。她用心照顾着每一个人,但是,我们对她呢?有时,连她生病,我们都没有足够重视。父母渐渐老去,他们更加渴望一家团聚的时光,但是,在我们的未来计划中,又有多少分给了陪伴父母?所以,我与文中的儿子女儿一样惭愧。
三,身为一个妈妈,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
“母女关系,要么是相互间非常了解,要么是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从小我就与爸爸更亲近,那几年的叛逆期,经常把妈妈气得直哭。
直到我离开家,我成为妈妈,才慢慢地理解她。才感受到,一个妈妈对孩子那种毫无保留的给予,才体会到,一个妈妈养育子女所经历的艰辛,才明白,一个女性支撑起一个家的不易。
妈妈说,“有时我真的很烦,感觉厨房就像监狱。我就走到酱缸旁,挑个不好看的酱缸盖,使劲摔到墙上。缸盖破碎的声音对我来说就像灵丹妙药,心里一下子就痛快了,烦恼也散去了。”
“你读了那么多书,拥有令人羡慕不已的能力,为什么要过这种枯燥的日子?”但是,为了家人,要暂时放下那些梦想,要安心做好一日三餐,与妈妈一样啊。
在我的孩子面前,我是无所不能的妈妈,我是他们的后盾,我得坚强,我得健康。哪怕自己也曾是爸爸妈妈手心里捧大的宝贝,在我的孩子面前也要有对抗生活所有困难的勇气与力量。
可是,“妈妈,你知道吗?我也一样,这一生都需要妈妈。”当书中的妈妈找到自己妈妈的时候,说出的这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妈妈们的心声。每个人都需要妈妈!
作者申京淑在采访中说:“去爱吧,只要还能爱,就去爱吧。并告诉自己,母亲并非生为母亲,而是逐渐学习成为母亲的。寻找自己的母亲,就是寻找自己。如果读者看完这本书, 第一个念头就是打个电话给母亲,身为本书的作者,我会非常、非常高兴。”
也许在生活中,我们很难改变现状,但是趁着还有机会,尽力去爱吧,趁着还有时间,尽力去理解,去弥补往日的对不起,不要在来不及时,留下遗憾。
这本书,除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也非常喜欢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我们生活中那样稀疏平常的事情,都刻画得那般生动,那般巧妙。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站在三个儿女和父亲以及妈妈自己的角度上来写的,除了写妈妈那部分是用第一人称来写,其他都是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写。刚开始读有些不太适应,但这也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作者说,之所以用“我”来写妈妈那一部分,是因为在生活中,女人成为妈妈以后,就很少再有“我”的存在。
书中的妈妈变成灵魂到处游走时,才把真正的自我释放出来。从另一个方面,也表达出,妈妈一生受尽苦难,她的离开,对家人来说是个灾难,但于妈妈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这对活着的人,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安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