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件传输助手
据说,现代人每天浏览的信息量是古代人一整年的信息量。
我经常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文,刷视频。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好的句子或者好看的照片,我就会转发到文件助手。
文件助手还可以用来记录时而冒出的灵感。这非常重要,就像每晚的梦一样,醒了就忘了。有灵感的时候,要及时写下。
我记得有位作家有随身携带笔和本子的习惯。当他在散步、吃饭、交流的时候,想到的好点子就会拿出笔记录。这也就成了他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我身边很多人都这么用,诚然这不是一个新奇的玩意儿。接下来分享一个隐藏的技能——把助手当作出气包。
成长中,谁没遇到几个傻傻。朋友眼中的我,乐观且快乐。于是,为了保护我“乐观快乐”的人设,我尽量不向朋友传递过多的负能量,但是心里的火总要找个出口发泄,文件助手是我生气的时候发现的技能。
想要骂人的时候,对着助手口吐芬芳,完事之后,四体通畅。这样的次数不是很多,我更喜欢靠运动解压,比如跑步,打篮球,打乒乓……
2. 利用“收藏”做便签
1️⃣ 每日计划
按照自己的习惯,可以弄成大致的模式,也可以精确到分钟。
上大学的时候,我是后者,因为每天的时间和轨迹比较固定,精确到分钟能够让我更加充满效率,一天的工作量是别人的两倍。
上班后,发现这种细分模式不适合,便转换成框架模式。寒假的时候,上午的时间安排是阅读+读书,下午写公众号+知乎,晚上运动+学歌。
️2️⃣ 写公众号
没想到吧,每一篇公号都是从这里诞生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关电脑的时候,忘记保存word文档,直到关机出现提醒的时候,再返回去保存,更新的内容全部流失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三次,气死我了。
但是在这里写,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收藏会自动保存。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可以随时随地打开,并且不受微信消息的干扰。
即使有消息弹出,心里也会不由自主地想着:不急不急,写完再看。
提高了写作效率。
3️⃣ 做一些计划
今年,朋友Y说,要开始攒钱了。
听到这个消息,比我自己攒钱还开心。跟张爱玲不同,我喜欢钱,是因为我吃过没钱的苦。
我想学自媒体运营,可以不吝啬地进行付费课程的学习。我想要旅游,不用担心余额不够。我想过节的时候给家人发红包,不用顾忌发了之后,自己是否要捉襟见肘一段时间。
扯回来。
做计划,是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方法之一。每天围绕着很多事情,脑洞量不够的时候,会选择性遗忘。
将每日安排,年度计划,或者其他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方便翻阅。
最大的好处在于随时随地记录,不用带笔和本子,更容易找到。
4️⃣ 复盘
不用和他人对比,就跟昨天的自己对比,是否进步了,是否开心了,是否更健康。
复盘是有效果的成长武器。
吾日三省吾身。当你将一天的事情复盘时,相当于迫使大脑进行了一次回忆,这个过程锻炼了你的记忆力。其次,在复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做得很棒,哪些做得不足,可以不断优化。
5️⃣ 找资料
比如我要写一篇关于“古籍的数字化出版”的论文,不在学校,用不了知网怎么办?
这个时候,可以在微信的搜索中查找自己的想要的资源。
可以看到前三条蹦出来的都是行业的知名杂志,《出版发行与研究》《中国新闻出版广角》,再看看日期是不是近三年的,这样的信息更有利。
还有很多关于英语学习的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