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谦小酒馆》:于谦另一大爱好、“出书”,但“出书”,对他来说,

《于谦小酒馆》:于谦另一大爱好、“出书”,但“出书”,对他来说,

作者: 一米街西 | 来源:发表于2020-05-26 17:14 被阅读0次

慈禧太后60大寿的宴席上,有位山东籍的赵姓御厨,经过蒸、煮、烹、炸、扣等多道工序,做出来的五花肉这道菜肥而不腻,被宫中人赏识,纳入宫廷菜系,称之为“清宫万福肉”。

一道菜拥有崇高的地位和赏识,大概是因为它的美味带给人极致的享受。

自古以来人们爱吃,素有民以食为天的佳言。

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出吃?有人回答,因为“吃”,不看颜值。

01

在生意场上,大小家庭宴会,同事的聚餐等,少不了吃的设宴。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朋友带着朋友,共同聚餐,唱KTV,玩到深夜凌晨2点。餐桌上,酒桌上,我们谈论过去、现在、未来,桌面上伴随着大闸蟹、爆炒牛肉、青菜、铁板鱿鱼等吃的食物。

在这场聚会上,我们看着彼此,无论高、矮、胖、瘦、丑、美,那时候,我们只在乎今天,此时此刻,快不快乐,开不开心,刚好验证了那句话:“吃”,不看颜值。

过去,人们说,吃饭靠颜值,靠颜值吃饭。当你跟一堆朋友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朋友永远不会嫌你丑,他们在乎的人的内心,你开不开心,快不快乐。

曾经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过年前夕,一辆火车上,农民工,大包小包的回家,到路途中间,下车休息。此时,一排农民工买来一堆零食,花生米、酒、酱板鸭等食物,围成一个圈,坐在地上,一起吃着花生米,干着酒。他们的脸上,面黄肌肉,笑起来牙齿白过脸100倍,但是,他们此时,在乎的不是我瘦、我穷、我黑、我矮,而是感情。

记者采访他们为什么坐在一起?他们谈,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天北一方,这次能聚在一起,是因为一个工程,工程结束了,我们也得回家了。这次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

人生走走停停,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些人,一见就成为了彼此的好朋友,有些人,一见变匆匆而过,日后不相识,有些人,你见了,你留下感情,但最后,还得分别,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不得不离开。

有时候中途的一杯酒,一堆零食,成为人生永远的记号,人生永远难忘的时刻。

他们的衣服破破烂烂,他们的行李是用塑料做的麻袋,他们脸上充满蜡黄一样的肌肤,但,这些,对他们来说,不重要。把一切的语言化作零食为感动,把最好的感情化作手中的酒杯为泪水,然后,大干一场,悄然离去。

02

酒,对人生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特殊的含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许多感情,能用一杯酒来解决问题,能用一杯酒来助兴。

于谦爱喝酒,成为万人皆知的事情。有一回,在德云社没有被大街小巷做知的时候,于谦坐着大卡车,跟伙伴们一起去北京郊县演出,坐在大卡车上,又冷又饿,夜晚寒风袭来,难扛的要命。于是,于谦坐在卡车后头,把大衣领竖起来,怀里揣着一壶酒,边走边抿,用来抵抗寒冷和饥饿。

那是他们最辛苦的时光,但是因为有了酒的助兴,扛过了一小段的路程。

后来,于谦在外有一句佳言:要啤的,还是要白的。

对于谦来说,酒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东西。

没事的时候,邀上三、五好友,坐在自家马场,一边喝酒,一边看着动物,谈天说地,乐呵乐呵,甭说多自在。

世上写著名酒诗的句子也很多,比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说朋友来喝一杯酒,出了阳关,就可能没有故人再陪你一起喝酒了。他们表示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思念,一种道别。

自古以来孔乙己、李白等等好友都爱喝酒。

孔乙己喝酒,大概是为了解闷,人生本来就无常,穷,老、瘦、饿。那时候,孔乙己无论多穷,就算偷,也要偷钱来买乐,他的人生,好像喝酒,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李白漂泊多年,一生靠酒助兴,喝了酒,他能写出大量的诗歌,喝了酒,诗词破口而出,几千年之后,成为了经典。人们记住李白的一生只记住两件事,一:爱喝酒,二:爱写诗。酒和诗,成为了李白一生的传奇符号。

03

说起吃,谈起酒,想起了于谦的《于谦小酒馆》。

于谦,著名相声演员,德云社成员,影视剧成员 。

于谦的一生很爱“玩”,他把吃的(食物)、喝的(酒),全写进《于谦小酒馆》里,并且出版了。

《于谦小酒馆》就像于谦的精神大脑、家园,充满了智慧和文化,书里写了食物的大大小小知识和古人对待食物的知识点,里面涉及了文化、历史、潮流。总结起来,用一句形容,叫“中国菜谱”。

中国很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食物也不同。如:北京豆汁,天津包子,广州牛杂,还有火锅、小龙虾、孜然烤串等等食物,看得人流一口口水。

人们看的书是食物,但更佩服的是于谦的智慧。

为什么他脑子里能装那么多知识,为什么他脑子能有那么多智慧,果真不是盖的。

“中国菜谱”又分为:硬菜、火锅、主食、小食、调料等等。

于谦说:饭桌上,又分为“下酒菜”和“饭菜”。

“下酒菜”不能管饱,管饱的不下酒,所以得分开,吃起来才讲究,才有嚼头。人生,才有乐趣。

北京的“豆汁儿”在外人看来是酸的、臭的,这东西不能吃,但在老北京看来,豆汁儿味道鲜美又可口,真叫人享受。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

就像湖南长沙臭豆腐一样。从别人看来,臭豆腐是臭的,味道奇怪,哪里能吃,但在长沙人看来,臭豆腐是宝,美味极了。

学会接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发现从中的乐趣。于谦起初形容臭豆腐像马场里屎的味道,久而久之,他发现,这地域小吃,越来越好吃,越来越香,直到他完全爱上它。

有一位外国小伙子,来到中国,喜欢上了吃煎饼果子。回国之后,他非常想吃煎饼果子,但是外国又没有,于是他干脆自己动手,买来器具,在街上去卖起了煎饼果子,价格还贵,卖到了100多块人民币,但,竟然也能大火,靠中国的煎饼果子在国外赚了大钱。

“吃”不仅是文化、地域的象征,有时候,靠食物,能赚一大笔钱。因为人们都爱“吃”。

于谦把种种事情,归根于一个字“玩”。

他觉得“玩比命大”。做任何事情,始终保持玩的心态,你干什么都不累。

对于谦来说,说相声是玩,出书是玩。在平日里,养马、遛狗、养鸟、养鱼,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水里游的,好像没有于谦不玩的东西。他的一切,就是“玩”。

《于谦小酒馆》没有传统的优美文笔,也没有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反而平淡描述,口语化,从古至今,从上到下,讲了一切关于吃、喝的东西。让人感受到于谦亲民、随和、爱玩的高亢兴致。更让人们看到了“文化”,食物的文化,吃的文化,一个真正热爱文化的相声大师。

相关文章

  • 《于谦小酒馆》:于谦另一大爱好、“出书”,但“出书”,对他来说,

    慈禧太后60大寿的宴席上,有位山东籍的赵姓御厨,经过蒸、煮、烹、炸、扣等多道工序,做出来的五花肉这道菜肥而不腻,被...

  • 烫头记

    郭德纲说于谦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于谦老师说,烫头不能算是爱好,那是中年秃顶的解决方案。于谦老师真是广大女...

  • 读《于谦小酒馆》后感

    昨天晚上读完了16.4万字的《于谦小酒馆》,于谦老师是我很佩服的一个人,读《于谦小酒馆》佩服的是人家的意境,心态,...

  • 一个跳着霹雳舞说相声的摇滚老炮:于谦的职场“玩儿商”真高!

    很多人都知道,于谦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 其实,于谦还玩摇滚。他是北京摇滚协会的副会长,经常和崔健、黑...

  • 玩儿

      人都说于谦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我抱着学习的态度拜读此书,感叹于谦真得挺会玩儿的,从小玩到大,堪称玩儿...

  • 走出象牙塔

    还记得郭德纲调侃于谦,说于谦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而对于当下的大部分大学生来说,生活无非两件事:有对象的夜不归...

  • 馒头的来历

    闲来无事,下午看于谦写的《于谦小酒馆》这本书,提到了馒头的来历,我觉得很有趣,涨知识啦。 说馒头是...

  • 2020-11-01

    个人出书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公费出书,另一种就是自费出书。由于出书的情况不同那么出书的流程也有很大的区别。公费出书...

  • 平常玩家

    于谦爱玩,摇滚,文玩,养马。 于谦是摇滚老炮,崔健,栾树都是他的好友。 说起于谦爱文玩,有...

  • 减肥、戒烟、写作,竟然有这样微妙的关系!

    "喝酒、抽烟、烫头"这是著名相声演员于谦的三大爱好。 我也有三大爱好,"减肥、戒烟、写作"。 之所以说是爱好是因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谦小酒馆》:于谦另一大爱好、“出书”,但“出书”,对他来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yv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