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我每次学习的时间不长,之后就会产生焦虑,我一直都没有搞清楚问题在哪,一个月之前看了一本书知道了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是不知道合理的休息。虽然现在的休息仍然不合理,但我知道了问题并且知道主动休息。但是问题仍然存在,还是焦虑,感觉自己并没有太大的收获。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知道自己有问题。现在知道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着急看完,看不懂就一直往下看。但是回想我之前的经历,将要学习的内容用键盘敲一遍,这总算是不着急了,可是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学习课程时做的计划是完成几讲,而不是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今天发现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内容的问题,我不知道这个课程在讲什么,这本书表达了什么。我的天呐,我居然蠢到了这个地步,我原来都在干什么。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做是什么,那能有多少的收获呢?现在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是以问题来划分,而不是以课程来划分。首先要问自己有价值的思想是什么,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要更新的观点是: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落脚点。行动是:把所有要解决的问题列出了来,至于为什么,方法以后慢慢再了解。
害怕浪费时间
我现在放假了,时间空闲,终于有机会把自己想学的编程捡起来了。昨天一开始就学了很久的编程,感觉自己有点用力过猛,害怕自己是三分钟热度。刚刚计算了一下时间,不过才160分钟,但是真的没有学什么东西,可能是知识的获得和花费的时间不成正比。但是我真的觉得理解比之前深刻了。
昨天从12.50开始一直追剧到晚上七点,尽管没有什么好看的,但是决定自己找一找。于是下了好几个软件,现在腾讯上看一个李兰迪演的一个超级狗血的电视剧,看了几集之后觉得很无聊,没看头。就换成了优酷,发现了一个电视剧,就一直追。追剧五六个小时都没有终止,哪能说做了需要时间才能得到回报的变成呢。
为什么会觉得浪费时间呢?因为我并没有看到刻意练习某项技能的回报,而追剧带给我了短期的刺激,以至于我会不由自主地度过五六个小时,而抱怨自己花了两三个小时学习某项技能。
这是一个短期刺激和做长期有回报的事情之间的选择,理性的人当然知道要做长期有回报的事情,我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这种觉得浪费时间的情绪让我很难受,这是正确的难受。但是我非常担心这种难受会过度,以至于会让我破罐子破摔。为防止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情况,应该有的观念是时间总是自顾自地流逝,首先要接受时间已经过去了,不管你是如果度过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做一些对自己更有用的事。采取的行动是:在自己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问自己:这件事情是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回报的吗?记录一周自己的反应和想法。
切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一直有一些想要刻意练习的技能,比如编程,英语,批判性思维,写作,沟通之类的。由于寒假时间多,打算都用来培养自己的技能。由于思考是重中之重,而且昨天之学习了英语和编程,于是立刻开始学习批判性思维。我选择的的看书,这本书是beyond feelings,而且有专门的老师讲解。这本书一共有三个部分,共十九章,老师分八次讲完。我打算一天听一讲的,可是才听了半讲就花了150分钟。可以推断出这个目标的强度太大了。
今天有幸再一次了解到李笑来老师的观点,这个观点是:用力过猛动作会变形。如果抽象点来说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突然间意识到我太急于求成了,有价值的技能都是慢慢的提升的。于是我就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度,考虑到时间线拉得过长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以至于做不成这件事,另一方面在一份合理的时间段内尽可能多的取得成果会增强做其他任何事情的动力。考虑到21养成一个习惯,和李笑来老师的21天托福核心词汇书,我觉得做一件事情的周期最好是21天。做一件事情21天当然不够,但是完整比完美更重要,所以以后再接着循环。考虑到长时间做一件事情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变得麻木,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又或者是不想改变现在轻松的现状,所以而每一天做任何事情的时间不能超过3个小时。所以需要改变的观点是做一件事情的周期21天,以后接着重复;每一天做任何事情不能超过3个小时。
确定好优先级,量力而行
今天是我放寒假的第二天,但是做的事情并不多,主要是因为我追剧和做事情效率低的原因。结果是我做的计划一般要两天才能做完一个轮回,比如背单词,编程,写作,学英语。虽然也没有做什么事情。我有点着急,因为任务太重会花很多时间,以至于会耽误其他事情的进程。怎么说呢,欲望太多,但是能力有限。主要是要分清主次,做最需要做的事情。首先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情,然后知道怎么做,然后是如何分配到每一天。这是一项大工程,一时半会想不完,但是想到多少是多少。最重要的能力是元认知能力,需要每时每刻锻炼;活在未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英语是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技能;写作是把问题想清楚,提高表达能力的最好方式;批判性思维;编程,学会就有用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元认知能力,它的刻意练习是正念冥想。一天一个小时,在每天起床后做;其次学习一章批判性思维;然后是活在未来,花半小时对未来进行预测,写成一篇文章;朗读一个小时的英语并行阅读英文书;编程一新一旧;背单词;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开始写作;更新知识,三篇李笑来的文章。行动:明天开始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