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114153/d8d590252eece9b0.png)
你好哇,朋友。
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如今的互联网氛围呢?
我一直都觉得,互联网是现代社会最为伟大的发明,它完全地改变了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能让我们每一个人,在互联网上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现在互联网上的网络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代替掉了传统的纸媒,要看什么新闻,错过了晚间新闻的我们,只要在互联网上搜搜,就能了解到自己错过的国家大事,社会百态等等。
分开发展的亲人之间,异地拼搏的恋人之间,也能通过互联网,在屏幕上相见。
从最开始的基本应用,到如今足不出户,能购买到全球范围的商品;出门钱包已然不是必备品,带上绑了银行卡的手机,出行中,没有任何店面会难倒没带现金的你;一有点什么八卦新闻,铺天盖地的推送,会在你手机频频的出现...
现在,我发现了我想不知道一件说得上是热点的事,是万分的困难,除非我不出门不上网,但这并不现实,毕竟,人是群居的动物。
最近,不知道朋友你给点什么事,刷过屏呢?
是商户的广告,是明星的八卦,是社会的百态,是新出的政策,还是...
很奇妙的,最近大半年的时间,我在用的社交软件,刷屏的,大多都是所谓的正三观,正能量,鸡汤,毒鸡汤这一类的营销文,而我自己本身,是很少很少去看这一类的文章,但既然有自己的朋友转发了出来,偶尔我也会点开看看,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快速的浏览一遍,
就算了,
算了,
了...
实在是里面的内容,很难引起我阅读的兴趣,那些所谓的共鸣,在逼着我情绪低落,那些所谓的痛点,在逼着我迈向焦虑...
那些宣贯着女性必须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女权主义的文章,让我一个男的,看完都不想找老婆,我承认女性是要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要有一定的自我,但那些文章宣贯得太过了吧?
我这么说,肯定有许多女性会反驳,但无所谓,只要你懂点阴谋论,就知道你完全没这个必要,因为我男的啊!
那些所谓的超级正三观,正能量的文章,通篇在说着某人或是作者本人如何如何牛逼,通过什么方法,收入从原来的多少达到了如今的多少多少,然后开始卖课程了...
这一类的文章,不仅仅让我心里开始焦虑了起来:凭什么他能这么厉害,我自己又不行?我还一度的,放弃了自己所在行的,所专业的领域,跑去别人的领域里面,去跟他们较真,去跟自己过不去。
当然了,有些人的确通过了他们所谓的课程之类的,得到了升职加薪,或者开启了另一种副业生活,但这一类人,是完全的违背了自己的生活爱好习惯,还是原本他们就有相应的一些天赋或是技能?那么,一般的人群呢?
之前,我也会纠结于这些,但如今懂了那么一点的阴谋论,我就知道现在完全没必要去管那些有的没的,毕竟那是别人的成功学,别人的三观与能量。
至于那些鸡汤文,其中有那么一两条引起了我全身心的共鸣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成功的了。
什么?你说还不够?这类文章,不管有毒没毒,只要引起了你的共鸣感,那一条一条的信息,那一句一句的话语,那一字一词的意思,无不刺中你的痛点呀!
至少我会感觉到,这文章说的,不就是我吗?哎,我们男人就是活得这么心酸;我们女性就是活得不够独立自主;我们当妈的就是辛苦等等等等...
看这一类,心里的共鸣感完全被激发了出来,而内心的痛处,也被文章的一词一句所戳中,因此我就会把该文作者当作网络上的知己,他就是懂我!这样的错觉...
如今看起来,那时候我还真特么的幼稚,这一类的文章许多写的,都只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罢了,人家作者并没针对你个人来写的啊,人家是通过各种收集,然后进行设计,才有了这些所谓的有毒或没毒的鸡汤文。
而这些作者的目的是啥?好好问问自己,自己究竟懂不懂阴谋论?无非是为了让流量变成现金!为的,就只是利益...
互联网是好,但有时候也太过于方便了,在简化、便利了我们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让太多太多无用的信息,入侵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大多数的人群,普遍都只是一个吃瓜的群众,做着一些墙倒众人推的举动。
一些所谓的新闻热点,传播速度为何如此的快?还不是因为羊群效应,法不责众;吃瓜人,最喜欢的,就是看热闹,不闹大一点,怎么算是热点?
方便的互联网,方便了你我他,也方便了各种各样信息的传播,但我们能有多少人,会将各类的信息主动去分类,看到了一些明星八卦,看到了一些商业软文,看到了一些卖课程的正能量文章,看到了有毒或是没毒的鸡汤文,看到了批判文,是跟着羊群走,还是保持着自己的思考与理智?
最后引用之前在网络上看到的,这么一段话:把信息当作知识,把收藏当作学习,把阅读当作思考,把储存当作掌握。
不知道看到这句话的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阅读,仅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跟结婚不结婚一样,如何选择都取决于你自己。
写字,有时候仅仅是一种生活乐趣,或是一种爱好,它跟打游戏,旅游,唱歌一样,如何看待都取决于你自己。
蔡康永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情。
其实,我是有点看不懂这句话的,合口味是等于已经知道?
我是广东人,小时候,吃的都是比较清淡,偏甜的,当慢慢的长大,我接触到了川菜,湘菜,在我接触这两个菜系之前,我明显是完全不知道它们的口味,但如今...
算了,不纠结,我们做人不要这么执着,那样会心情会开朗许多。
发达的互联网上,告诉我们的那些新闻,那些书单,那些文章或是那些课程,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会审视自己的需求,再去接收那些信息...
我自己知不知道自己?
这个我得好好想想,才能回答上来...
但我喜欢上了王小波的幽默,鲁迅的刻薄,季羡林的人生,杨绛的婚姻,张爱玲的爱情,亦舒的现实,东野圭吾的情节,春上村树的坚持,渡边淳一情爱中的人性...
而不是那些所谓的穷富爸爸,从零到一,逻辑思维...
而我一度的认为,那些不是因为有趣,能取悦自我身心,而顺带增长知识的阅读,都只是在对自己耍着流氓。
是的,增长的知识,真的只是顺带的...
那篇文章或是那一本书,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有趣极了,一边阅读,自己心里一边跟着作者的思维情节去走,全身心得到阅读的快乐,这才是我自己最享受的...
呵呵
有点刺,低调点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