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每日一句 2月7日 运安

《大学》每日一句 2月7日 运安

作者: 葳葳笙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00:58 被阅读0次

原文:《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译文:《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 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 吗?”

感悟:

1.关于《大学》。《大学》是一本孔孟之学的入门读物,“为学纲目”,是儒家教人修炼成圣人的纲要,学人由这本书懂得修行的先后次序和高低层次。王阳明还专门写过一篇《大学问》来向学人介绍如何从大学领悟“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

2.关于“止”。在《大学》之中,“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我认为“止”是指目标和界限。大学开篇讲到,“知止而后有定”,就是说知道目标和边界,就能够安定下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说这句话指的是周文王的国家是人民该呆的地方,维民所止的“止”对应黄鸟的“止”,都是居住的意思。有说国家之间征伐相对,抢夺地盘,不知道一个国家的界限其实就在人民所向,这里的“止”就是动词,对应后面孔子所说的“知其所止”的止了。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解释。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一个国家延绵千里,应该立足于它所泽被的人民,而不是盲目扩张,不知所止。就像啾啾叫的黄鸟都知道自己就该呆在丘陵之中一样。孔子说了,连黄鸟都懂的道理,怎么人还不如鸟吗?

3.关于“知止”。在个人的人格修行上,“知止”是一个首要的事项,对应于人之“立志”。知道自己的目标和界限以后,才能安心下来投入的生活、工作,也不容易被外界干扰。说起立志,古人一般会说成“圣人”、做“君子”,就算追求再低的,好歹也是立志当个知识分子——做秀才。而如今社会,问起孩子的志向,往往都是“做医生、做科学家、做律师”,这些都只能算是职业理想,要是问起“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要说孩子,就连成人也往往张口结舌,不知如何作答。这也许因为,长久以来,我们除了做“社会主义接班人”,再也没有第二种选择罢。

相关文章

  • 《大学》每日一句 4月11日 运安

    原文:是故财聚则民撒,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译文:所以君主把财富聚集在身边,...

  • 《大学》每日一句 3月19日 运安

    原文: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

  • 《大学》每日一句 2月27日 运安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

  • 《大学》每日一句 2月7日 运安

    原文:《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运泽大学每日一句

    原文: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

  • 《大学》每日一句:运泽

    原文:《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

  • 《大学》每日一句——运予

    原文:是以《大学》使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译文:因此...

  • 大学每日一句《运泽》

    原文:《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诗经》说:“仪...

  • 大学每日一句《运泽》

    原文:《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诗经》说:“仪...

  • 大学每日一句 运舒

    【原文】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每日一句 2月7日 运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gn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