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这是中学语文课本中《伤仲永》的故事,孩子有天分,因为父亲的短视,使孩子最终变成了一个平凡人。
不知道新生代父母们是不是因为深受了《伤仲永》的影响,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线,已经从青少年k11教育,提前到儿童早教,甚至幼儿教育上,更甚者,在娘胎里就已经开始了激烈角逐。
来源:艾瑞咨询2019年母婴产业研究报告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截止至2019年,中国0-3岁婴幼儿规模达到4711万,母婴家庭人群数量达2.78亿。
一边是放开生三胎的呼声,另一边则是养不起养不起的焦虑。2020年的新生儿即便增长再缓慢,也是千万级单位。
一旦变身成为准父母,音乐胎教、情绪胎教、运动胎教、抚摸胎教......比起生男生女,生出个天才更重要。
但是,胎教真的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
正在经历从受精卵到胎儿蜕变的生命体,隔着肚皮开始接收不同的讯号:各种音乐、各种故事、无聊的算数、油腻的心灵鸡汤.......
坐下来你接受胎教时,你以为你的宝宝的内心是这样的
而实际上,也许是这样的
为什么?
试问你还能清晰地记得三岁以前自己经历过什么吗?
你有听过宝宝学说话是先从唐诗三百首开始然后才到学会叫爸爸妈妈吗?
朗朗的音乐天赋是从出生那天就直线飙升的吗?
明显答案是否定的。
至今为止,都还没有科学的研究证明孕妇对胎儿的任何刺激能够促进宝宝大脑神经元的发育,提高智商更是无从谈起。
俗语有话,三岁定八十(三岁看老)。但是在孩子毕竟是一个持续成长的个体,在他大脑发育不完善,结构还相对简单,功能还处在原始阶段的时候,就提前过渡接受高阶版教育。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可能——
我曾经在路上遇到过一个幼儿英语辅导班销售对家长进行推销。
大约意思是这样的:”学龄前的儿童正在快速发育,这是接受知识最佳时机。这时候学到的知识一辈子都会记得住,而我们通过有趣的故事和鲜艳的色彩,还有科学的方法来和孩子互动,能够让孩子快速学会英语发音。只需要4个月,孩子不仅能认26个字母,还能遇上单词即便不知道意思也能正确拼读。“
推销大约进行了2分钟,两位抱着牵着孩子的家长就已经跟着销售走了,而这过程中,大人无论怎么逗小孩,孩子只关心手中的玩具而不是销售的引导。
”有趣故事、鲜艳色彩、可续互动、4个月,不懂意思也能拼读。“
一个个关键词堆砌起来,推销话术变得神乎其极,乍听逻辑自洽,仿佛只要上了这个辅导班,孩子在上小学前就能高人一等,从此语言关卡轻松跃过。
金发碧眼的外教 往往很受家长们的青睐然而——
兴奋的父母是否忘记了,英语发音的背后由固定音标以及约定的发音规则组成。换句话来说,销售的一番说辞,套牢的其实是父母的智商税。
4个月的时间,直接从初级认字母跳到了高阶的拼读水平,孩子真的能学到,并且快乐的学到吗?
我对此持保留的态度。
芭蕾、国学、跆拳道、机器人、乐高、围棋......少儿兴趣班班花式越来越多
从这对父母被快速吸引的状态来看,也不难猜测这孩子未来或现在必定不止需要上一个辅导班。从幼儿园下了课以后,还会有周末的辅导,也许是英语,也许是逻辑思维,也许是舞蹈,也许是跆拳道,也许是大大小小的网课。
抬头望去,附近培训机构林立:5-12岁计算机编程、超强记忆大脑、数学思维培训、积木英语......大脑、思维、中英数、兴趣班各式各样,机构们都拿出自己杀手锏击中父母的焦虑点。
网络上一个学龄前儿童一周日程表探索世界的年纪,被一堂又一堂课套住。孩子的认知里,不同的课堂可能是不同的玩乐场所,父母的内心,上课就有变优秀的机会,不上课一定没有。
最终是否能在辅导班中成为天才,谁也无法预估,但这绝对是资本方瞄准的红利市场和父母心中的定心丸。
当然,无可否认社会上也不乏天才儿童,小小年纪也就已经有傲人的成绩。他们自然也没少上辅导班兴趣班。
随处可见的少儿培训机构不同的是,而这群能够走入大众视线的天才儿童们身上也往往都有一个共通点,懂礼貌,知轻重。父母的教育里,更倾向于让孩子快乐自由探索世界,而非刻意督促他们必须拔尖儿。
快乐自由探索世界有多重要?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要经历一些既定的阶段,身上的气质与才华才得以持久厚实。婴儿发育认知外界信息的阶段是必经的,儿童成长探索世界的阶段是必经的,青少年成熟学习社交的阶段是必经的。
在这些必经的阶段里,也有当前阶段必须学习的”软知识“。
胎儿时期,保障健康发育是首要任务;
婴儿时期,去发现哭闹和大笑还有很多种互动和表达的方式,这能让他们成为小孩的时候拥有好脾气和同理心;
儿童时期,学会礼貌待人和对待事情要专注,这能让他们上学的时候明白互相尊重,上课的时候的时候能够全神贯注;
青少年时期,明白人与人之间基本的相处之道,明辨是非黑白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这能让他们未来走入大学亚社会乃至社会大染缸的时候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拥有自律意识和明确人生目标。
在与家长互动的时候,孩子往往笑得很开朗而这样的软技能,并不能通过依赖胎教、辅导班、兴趣班去习得。它们存在于孩子成长的每个细节中,存在于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存在于他们成长过程中大大小小经历的体会。
这些技能不能直接形成成熟的知识体系,却能让孩子更好地吸收知识,发现天赋,巩固知识体系。
真正成才的人,从来不仅懂得硬知识,而是在举手投足间能够折射出不同的魅力,令人尊重,予人力量。
毕竟,人是个多面体,只靠单一”硬知识“,怎么够立体呢?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不如关注一下?顺便关注下“嘈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