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继续着这个故事了,今天去参加了学校举行的相亲活动,听着是不是太可笑了,小小年纪相什么亲。没办法,周围的人都觉得你该有个男朋友了,我也觉得,因为现在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自己还在等待些什么。
念念和梁响开学那次程序上的认识了之后,之后好像就没有任何交流,念念到现在还纳闷,后来让她牵挂这么久的人,竟然能在高一前半学期完全活在她的生活之外。
所以呀,爱情这种东西,完全是不顾什么先来后到的。
虽然说老师让念念,梁响和李琰三个人在学习生活上互帮互助,但全都是念念和李琰在交流。念念上课和李琰座位离的也近,俩人前后桌没事聊聊天,开开玩笑,晚自习的时候,念念有不会的题也只是理所当然的去问李琰,梁响也只是坐在旁边做自己的,完全不搭腔。有什么事,比如说老师找他们仨,念念也只是告诉李琰,然后李琰转给梁响。
他俩就这样完全没有对话,波澜不惊的度过了整个高一上半学期。
一切发生变化是在李琰转学后。高一的下半学期,李琰转学了,没有告诉谁,很突然。只是听说,原因是他不适应学校的生活。
以后,没有了中介人,念念没有人可以转达自己的话,所以她要了梁响的电话号码,说什么,以后再联系你方便点。那时她以为她是单纯为了以后联系他方便,但后来想想也许行动早出卖了自己的心意,只是自己还没搞清楚,或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一糊涂糊涂了整个高中。

念念读高一的上半学期,正值甲型H1N1盛行,所以新生必备的军事训练被一直拖到了下办学期才开始。下学期开学不久的一个周五,老师宣布了下周要开始为期一周的新生军事训练:“大家记得带上生活必备品,下周一咱们在操场集合一起从学校出发”。同学们在底下炸开了锅,一部分开心终于不用在这间教室里消磨青春了,有的担心风吹日晒雨淋的,自己的小身板要受到惨无人道的折磨,还有的另辟蹊径,就到底什么才是生活必备品打起了临时辩论赛。
当时的念念无念无想,上学,她也不觉得无聊,军训,她也没那么娇气,至于生活必备品,她东西本来就不多,就算全带上估计也没有多少。但是,后来想起来,念念庆幸自己在军训之前要到了梁响的电话号码,让她后来这一周每天都充满欢乐和期待。他的手机依赖症估计也是这时候开始养成的。
无论是在哪,梁响总是最特别的那一个,这个“特别”,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念念看着梁响手里提着的那个袋子心里想。大家都集合在操场上准备集体坐车出发前往军训基地了,在这百无聊赖的出发前一段空档,互相讨论一下带的行李成了大家消磨时间的最优选择。大部分人还是“正常的”,念念心里想,大部分同学都只背了平时背着的双肩书包,然后手里提着塑料袋拿着洗脸盆。一小部分拖着大的行李箱感觉马上要进行的是欧洲各国十日游。只有,梁响,拿着一个类似于农民工背着的编织袋潇洒的朝着大部队走来,好像自己是T台上的国际超模一样,他走过念念身边的时候,念念感受到了来自他的一阵风(现在想起来梁响还真是走在了时尚的前列,今年,不仅LV的编织袋成了人们追捧的对象,编织袋的元素也成了各大服装秀场所必备)。可惜他这潇洒的英姿可能只被念念尽收眼底,大家还都是沉浸于自己的话题中,少数看到的也只是指着他夸张的笑笑。看到大家这不咸不淡的反应,他好像是蓄谋已久的行动遭到了现实的打击,一番折腾后索性提着袋子和哥们勾肩搭背的聊起来了。

学校安排的大巴,是一个班一辆,念念在梁响之后上车,挑了一个邻近他却不紧挨着他的位子坐下,坐在那个位子上,稍稍转头刚好能看到梁响。念念现在都不知道当时的自己是故意还是无意。一路上,几个小时的路程,同学们从刚开始的叽叽喳喳到最后的集体沉睡,念念只是静静的插着耳机,转头靠在椅背上,视线刚好能达到梁响的座位,她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梁响的睡颜,如果梁响睁开眼睛或者感觉有人注意到,念念就马上闭上眼睛,假装自己在睡觉。当时的念念,就一直沉浸在这种紧张,兴奋又复杂的内心活动中,像在进行着什么重大的侦查与反侦察活动,半天的路程竟然很快就过去了,她一点也没之前预想的无聊,也破天荒的没晕车,她,甚至觉得,有些类似不舍情绪慢慢在她身体中腾起。
当时的念念只是觉得自己在这半天的路途中进行了一个偷窥的游戏,而且都没有试图去偷窥任何细节,只是视线所底之处是他的座位,其实说念念是在对着梁响发呆也是完全没毛病。
看到故事里单纯的美好,越发觉得现在这个年龄的我们已经被世俗涂上了各种颜色,校园相亲活动,每个人都抱着明确的目的来,和不同的人侃侃而谈,一边炫耀自己,一边衡量别人,试图找到那个欣赏自己又符合自己内心衡量标准的那个人。这么多年,我一直厌恶这种场合,也许就是太过依赖那种单纯的美好。
这个单纯的故事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