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阿嬤在 2017 年 8 月 4 日離開了。
來北京第三年了,除了過年,每年八月我都會特地飛回台灣一趟參加家族聚會。我們的家族很茁壯,由阿公阿嬤領頭,四代共約 60 人;即使一年只見面一兩次,感情卻很好。今年八月,我也一如往年回到了台灣,參加的卻不是家族聚會,而是阿嬤的告別式。
這五年來,阿嬤的身體急轉直下,即使如此,阿嬤每年還是堅持親自做菜頭粿與肉粽,只因為我 (們) 這群孩子喜歡吃;當時我們心疼阿嬤身體,希望阿嬤少做一點,但現在這些熟悉的味道,已經不是少做一點,而是隨著阿嬤的離開,再也吃不到。
這是人在異鄉最擔心害怕事。卻也因為我足夠幸福,才能無後顧之憂的選擇我自己想要過的人生。家人的牽掛就是如此,只要知道彼此過得很好,也就足夠了。
很慶幸的是,聽到大人們說,阿嬤走的很安詳;也很慶幸的是,阿嬤有一群感情很好的兒孫,讓阿嬤可以放心離去。弟弟是整個家族的長孫,這次告別式必須肩負起傳統習俗壓力下的重責大任;先不論我們這些台北長大的孩子有多不習慣保守鄉下地方的繁文縟節,看到弟弟的應對進退能夠得體懂事,也覺得放心而欣慰了。
上個月才看完《花甲男孩轉大人》,感觸特別深,因為鄭花甲的阿嬤也離開了。這齣短劇雖然有些冗雜,卻像是個台灣各種「現象」的縮影,感動,卻諷刺。雖然整整三天的法會儀式讓我們每個人都消沉殆盡,但同時卻考驗了整個家族的團結一心。告別式結束了,安心地送阿嬤離去,卻像是一個新的開始,阿嬤會在天上保佑我們,讓我們繼續用不一樣的方式期待下次的團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