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城区什刹海湖畔,坐落着颇为古典的宋庆龄故居, 这处宅院的主人曾经是清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
走进故居,会看到两棵明开夜合树,是纳兰性德手栽,尽管历经300多年,仍然枝繁叶茂。
说到纳兰性德,我的心里满怀自豪,因为这位叱咤文坛的大才子是我们铁岭开原人。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世居开原东部的叶赫河畔,即现在的威远堡镇东北。
《中国文学史》将其列为清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词风清新自然,全无矫揉造作之痕。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卢新野《词学概论》中称他为"小令之王"。
纳兰性德的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他出生于如此显赫的豪门,又是康熙皇帝跟前的一等侍卫,善骑射、通晓汉满文章,通经史、擅书法、喜古文,工诗文,而尤长于填词。可谓荣耀至极。他却自称“千古第一伤心人”。
他在《浣溪沙》中写道: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如此令人羡慕的纳兰性德,心中为何如此惆怅而落寞呢?
这要从他淡泊名利的性格说起,他从内心深处就厌倦官场的尔虞我诈和虚伪庸俗,四明狂客贺知章那样潇洒的人生才是他内心期盼。
但是纳兰家族的责任和康熙皇帝对他的信任,使得纳兰性德始终不能摆脱官场。他结交了很多的江湖文人,这些朋友中没有一个是家族显赫之人,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仕与隐之间徘徊。
纳兰性德二十四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其中很多写景记游小词都情文并茂、脍炙人口。运用白描写作手法是纳兰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即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写来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语言淡雅直朴、晓畅流利,“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从此,每每夜深人静,纳兰经常在断肠的笛声中,回忆平生的点点滴滴。31岁那年,纳兰性德带着惆怅与遗憾离开了人世,巧合的是,8年前,妻子也是在这一天去世。
作为满族作家,纳兰性德的作品葆有满族特色,同时又体现了汉族思想文化,是我国第一位满汉文化融合的代表人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