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名册”:
1、记载合格的或适于某种特殊目的或服务的人员名册。
2、特指军队或船队的官兵名册。
3、人员名册。
那人员名单,为什么要叫花名册呢?
旧时登录户口册子,把人名叫做“花名”,户叫做“花户”。
花,在这里指的不是鲜花,而是混乱不一,名目繁多,比如花花绿绿,花样繁多,花哩唿哨,花不拉叽,也就是说,这个花,指的是花样!
花,错杂繁多的意思
“花名册”指的就是“花户册”,是民间称呼。
花户一词,一开始指的就是卖花的人(家),“花户”一词最早出现在宋朝,元朝也不多,并且含义没有变化。直到清朝这个花户才指的是户籍名册之意。
那为什么叫“花户”呢?
因为清朝政府对户藉的管理确实是“花样繁多”,清朝的户藉制度里有汉人,有蒙古人,有俄罗斯人,还是满人,光满人分为十三个旗,还有卫籍,灶籍,商籍、匠籍之分。三年检查一次,如果是前朝的罪臣后人,还有什么乐户,丐户。
满清人的户口本上不仅仅有家里人,还要有雇工,家奴,奴婢升了一个孩子都得必须记上,身高都有记录,并且要更新!否则是重罪!
所以,清朝的户口本和身份证是常更新的,尤其是乾隆年间,开放户口流动和迁移。这种更新更是非常频繁。所以“百姓迁徙事故日新月异,初造之册,甫历数时,即多更易,若随时改造,事即冗琐,费亦滋多,遂致缮写甫完,已成废纸。”
所以,可想而知,清朝的户籍凭证一定是细密的,不停添加的,把好好的一张纸弄花了。而且一更新,还会变得更花。
所以,很可能这就是清朝民间对户籍名册的代称的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