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创新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创新是那鹦鹉洲头的萋萋芳草,创新亦是那化为春泥的点点落红。
清风拂面,墨香溢满屋子,我埋头于挂满毛笔的红木笔架之后,置身于卷卷画轴卷谱之中,我一张张、一页一页认真地临摹着《芥子园画谱》中的一石、一木、一花一鸟。明明我的每一笔、每一个线条都如画谱上一模一样,可画谱上的人物、景物都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而我的摹稿却显得十分刻板,毫无半点生气可言。我十分失落,于是就向热爱国画的外公请教。
外公看后没有立即给我回答,而是带我去楼下小区走走,散散心。我十分不解,自然也无心散心,拉着外公一定要问个究竟。外公笑了笑,对我说:“白描虽是勾勒事物形态,但也不尽然,你要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行。仅仅只是照图描摹,又怎能做到把事物刻画地细致入微呢?”
听了外公的话,我若有所思,一面想着外公所说的“细致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一面观察四周的景物。一抬头,看见一只麻雀停在一旁的石子路上。麻雀身上那种优美、柔和的线条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动人。只见它一会儿歪歪头,一会儿扑扇几下翅膀,我见它的翅膀都是层层排列着的,层次、明暗、光影、线条交织着,这可不就是我要画的白描线稿吗?
我立即回到屋内,凭着记忆将刚才所见的麻雀、连同周围的一些花草一同画下。这一次我没有翻画谱,而是跟从感受与内心,用同样优美、柔和的线条来勾勒大自然最美的一面,并在画中加入了不少理解与创新。相比较于之前的摹稿已经灵动了不少,可总觉得还少了几分灵动活泼。我一连又画了几张,却仍未找到灵动之感。
我苦思未果,刚欲起身,只见阳光洒进窗子,将砚台的影子投在桌上,拉得好长好长。咦?光影?这立体感不正是灵动、活泼的构成吗?自古没有人将西方油画中的立体美感与中国传统的工笔写意相结合,如今我将两者合用,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样创新出的花鸟人物不就具有生机了吗?一边想着,一边在白描鸟雀花草上加入适当的阴影和遮挡。画完后,我兴致冲冲地将自己创新的画拿给外公,外公哈哈一笑,并夸我的画新颖形象。
歌德曾说:“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是的呀,我的成长自是离不开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创新。就让我们带着创新上路,去拥抱未来一路繁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