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工作久了之后,不可避免的生发出很多的思考。我的个人微信。个人微信。家庭教育,沟通交流社群二维码。今天聊聊家庭教育。也欢迎大家转发。
个人感觉孩子们的问题大多数其实是我们对待孩子的学习,对待孩子的教育理念所形成的结果的一种折射。
教育孩子也不是凭借着本能,凭借着从原生家庭带来的习惯去进行本能教育,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说的这句话的意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在青春年少时一定发过大愿说等以后自己做了父亲或母亲,一定不能够成为像父亲或母亲那样的人,但是等到为人父母之后,慢慢我们发现我们发怒的时候,暴躁的时候,像极了当初我们的父亲和母亲。
终究我们活成了当初自己所讨厌的人,所讨厌的父母。
造成这样的境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升级迭代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理念还是最开始从原生家庭所带来的。
这就需要我们大家进行更多的阅读和学习,来升级迭代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的成长是每时每刻的,现在的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比我们当时要优越了好多,这是一种幸福,但同时也是一种不幸,幸福是因为孩子们的物质条件,极端优越。不幸是他们的精神诱惑,比我们以前要有了更多的挑战。
因此如果不学习,用三四十年前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来教育应对现如今的孩子,最终我们所收获的一定是失败。
教育孩子是一场双向奔赴。
当我们发现我们说的话孩子不听时,一定是我们的方法不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我们教育界有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成没有养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养育的父母。
可能有些家长会问那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一个书?
我个人觉得读书一定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阅读更加是一种生活方式,当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有阅读,我们就会进入到一种深层次的思考里,深层次的智慧中。
在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就会学以致用,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也就是写作习惯的话,我们日常的所思所想都可以通过笔这样的一个方式,让自己思考,进而可以生发出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理论,独属于更加适合孩子的方法。
不是去读哪本书,而是开始读哪本书,并且一直去读。
我做过无数次的读书推荐,推荐完之后呢那本书不是一个读书过程的开启,而是读书过程的终结,基本上做完推荐之后没有人去读,故事会没有续篇。
所以这就是环境的力量,我们也一样,孩子们也一样,孩子们需要共同学习,我觉得我们家长也可以一起去共读共修。
孩子们在学校里,在补习班,其实并不是在学习内容。而是借由老师创造的这样一个环境,大家一起去培养思维,培养习惯。
我们家长也是亦然。
因此,突发奇想,我想要建立这样的一个社群,建立一个有关家庭教育的专题社群,我们可以超越平常生活里的一尺三方,在社群这样一个环境的力量之下,我们一起去共度共修家庭教育的方法,成为更加合格的父亲母亲。
想要进群的加我的weixin,我拉你进群。
和大家共勉。
石头老师
写于2022年7月29日6: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