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这本书,当读到“只有立足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时,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特别是低年级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是重中之重。这是我从教了11年里深有的体会,对于从幼儿园升到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没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耽误后续的深度学习,甚至于在刚入学的幼儿园,就需有计划、有策略培养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么,小学生需要着重培养哪里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及时记录了十种行为习惯我查找了些资料,认同以下十种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举止文明
具体表现有: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觉肃⽴。
2.在校园内、校园外,见到⽼师要主动问好;在家⾥见到客⼈要主动问好。
3.⾃觉使⽤“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语。
4.当别⼈帮助了⾃⼰时,要微笑着向别⼈说声谢谢。
5.向别⼈请教问题时,语⽓要友好。
6.不打架,不骂⼈,公共场所不⼤声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队时要做到“快、静、齐”,观看⽐赛时要⽂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
具体表现有:
1.当⾃⼰说了什么,就要努⼒地去做到。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说明原因,⽤好的态度向对⽅表⽰歉意。
3.借了别⼈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
具体表现有:
1. 当别⼈在讨论问题时,不能随便打断别⼈的谈话。
2.听到别⼈批评⾃⼰的不对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3.上课不打扰别⼈学习,下课不影响在教室⾃习的同学。
4.未经别⼈的允许,别⼈的东西不能动,不能拿。
四、时间观念
具体表现有: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逗留玩耍。
3.回家后,马上放下书包,完成⽼师布置的作业,当天的事当天完成。
4.做事有计划,不盲⽬、不拖拉。
五、懂得感恩
具体表现有:
1.听从⽗母、⽼师的教诲,不顶撞⽗母、⽼师。
2.体会⽗母、长辈的艰⾟,主动给⽼⼈倒⽔、捶背等尊敬⽼⼈的⾏为。
3.主动替⽗母⼲⼀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交通警察。见到⼥的说声:“阿姨好!”见到男的说声:“叔叔好”!
六、勤俭节约
具体表现有:
1.爱惜学习⽤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画,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玩具等。
七、遵守秩序
具体表现有:
1.每天穿校服佩戴红领⼱。
2.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边⾏走。
3.上下学排队,过马路要看灯:红灯停,绿灯⾏,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经过路⼝时,要注意避让车辆。
4.上下车时要⾃觉排队,不插队。
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和公共财物,不乱踩绿地,不乱涂乱画。
八、勤于动手
具体表现有:
1.⾃⼰的事情⾃⼰做,⾃⼰整理书包,起床⾃⼰叠被⼦。
2.⽤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九、锻炼身体
具体表现有: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外内⽂娱、体育、科技活动。
2.做好学校的⼤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3.学习好体育运动,锻炼⾝体,增强体质,做好⾃我保护。
4.在运动中要听⽼师的安排,不做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的活动。
十、讲究卫生
具体表现有: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服,睡前刷⽛、洗脸,⾝体要没有臭味。
2.饭前要洗⼿,上完厕所要洗⼿。
3.书包烂了要补,书包脏了要洗。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见到废纸等垃圾要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东西。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持之以恒,需要细微处着眼,而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欠缺,就需要为人父母和为人师的我们时刻提醒和督促,坚持21天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习、育人路上,我们与孩子携手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