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遇见齐云山

遇见齐云山

作者: 马踏飞燕J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20:44 被阅读0次

    有些事情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偶然读《徐霞客游记》看看这位爱山的前辈留下的文字,才发现好多名山大川都在内,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比如恒山下悬空寺那块“天下巨观”的大字,就是徐前辈的游记里所写(本人从不做所谓“攻略”之类准备)。对他的雅知和执着深深钦佩,引为知音。

    看到他有篇写“白岳山”的游记,在安徽境内休宁县,还是冬天去的。心想这是什么山能引起徐仙的关注?一查知道山改过名字,现在叫“齐云山”,是道教正一派名山。

    相对于千人一词,万人共识的“黄山”盛名,这个山被掩盖了,这反而生了想去一看的念。

    二,遇到“全真派”道士

    在山上紫霄宫,和一位中年道人聊天,发现他是挂单的“全真派”道士(道人有一个入道师父,但可以有多个学习师傅,先生),在甘肃出家修行,东北籍。

    于是请教了一个丹功具体问题,他说有些丹功,道教协会会长有公开讲座解释,算是正本清源之说。问:这种视频讲座针对的内部还是外部?答:内部现在也用这种远程教育课程。具体到某种功法关节处都是修行师父具体指导下进行的,不能一概而论……

    聊到内地和西北宗教信仰差别,他觉得那边信众供养比较舍得,相对纯粹……

    觉得所讲之不虚。

    遇到“唐寅”

    告别这位道士没走两步忽然发现屋头空地上矗立一方高碑,名曰:唐寅碑,也叫三绝碑(加上名刻家和名书家合称的;是一种夸词)。相传唐寅唐伯虎来此山游览为道士所求书写碑文,里面有当时汪姓道长名字,称赞其修道观之心念经历等。介绍说是唐寅唯一碑刻文。

    于是了解了一下这位“才子”的事迹,发现传说中的“风流倜傥”其实和其本人着实不靠谱。其一生机遇才华横溢过人不假,和文征明等合称明朝“四大才子”。画作尤其出色,现在存留的作品多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保存。但是,仕途坎坷,中年后甚至困顿失意,休妻落寞。

    如果真是其特意写的碑文,根本不用其他名家书写,因为他就是一位书法名家,师法元代大家赵孟頫,自成一格;直接摹刻上去岂不更有价值?或者再献上一副擅长的小图(哪怕景或人物白描,对他来说不是小菜一碟?),摹刻上去不也是价值连城?再看碑文,除了有汪道士名字外,内容中规中矩,似乎文采并不飞扬;再看所谓“唯一”碑文云,有记载的他确实有帮朋友写碑文铭文的事,但也不止一次。甚至他的丈母娘过世,也是他写的铭文。综合一看,只能存疑了,也信也可以不太认真信,才是正解!但是,无论怎样遇见唐寅足迹,还是很高兴的事。

    遇见“风水宝地”

    行到道门太素宫,发现门前有块介绍,说是被列为某学术机构建筑风水研究案例了。进去看了看,进步有限,见到有个年轻着道服的坐在那低头伏身看手机,形象有些不端正(可能是上班的工作人员)。出来又仔细看看它的位置,处在两边山头中间一块平地上,门庭对着无遮挡的远景,山下平地一览无余,远处和黄山一脉遥遥相望。这就是所谓的“虎踞龙盘”之地?!

    忽然想起,休宁万安制作的“罗盘”很有名,据说得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和某毛尖宣传的很像?)。讲究风水,也是本地历来强项和特色啊!

    遇到“火腿街”

    山上有不少居民,建筑依山势,错落成街,叫“月街”或“天街”,很有韵味。街上随处可见挂出来晾晒的腊肉和火腿,自成景色。

    原来只知道“金华火腿”,后来又知道“云南火腿”,现在发现此地也“火腿”?具体来说腊肉常见,但用整条猪腿腌制不是所有吃腊肉的地区所能为的习惯。拿家乡来说,现在腊肉条都有存放危机了,因为越来越多人把腌制的肉品放进了冰箱里保存了。更别说这么大这么多后腿了。过去看腊肉多寡可以知道年月丰欠,也可以显示家族财富!

    所以,不是天气气候改变的话,就是腌制技术的问题了。

    还特意问了一下本地腌制过程:一般冬季都是用瘦肉多点本地花猪,先用盐搓制,搓透,然后火腿放进缸里下,条肉等放上面,层层叠叠压封;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晾晒,随着冬天风吹日晒,油和水分析出,成型!几年不坏,随吃随取,来客不慌;家里的“硬菜”就这样备好了,据说有上千年的习俗了。

    听着都差不多,可能实际操作上还是有技巧的。查了一下,有腌制整条火腿的地域大概有几处:云南(邓诺,宣威,鹤庆等“云腿”),江苏如皋“北腿”,湖北恩施苗家“大派火腿”,四川冕宁火腿,江西安福火腿,贵州威宁火腿,还有这里的休宁火腿。

    历来研究民俗人情,有从语言,姓氏家谱,墓葬,图腾崇拜,饮食等方面入手。兴许从饮食习惯上作参考,也可以发现人们的源流和彼此的联系。

    遇到“方腊”

    齐云山是众峰群山,不是一山峰独大;是层层叠叠,峰回路转,一层套一层,高低起落的,所以有“小武当”之称。这里面有个“方腊寨”。据说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方腊占据的山头。官兵久攻不下,因为山里地势有利,还有水库有粮仓。最后官方买通奸细放了水,烧了粮草才被拿下……

    查了一下相关历史,确实那时候朝廷多在这一带征取“花石冈”,劳民伤财,民生凋敝,奋起造反。时间大概和“水浒梁山”宋江起义相当。但是,主要地区是在浙江,一度打到杭州附近,威胁到宋朝重地。最后被剿灭,水浒上讲,宋江等被招安后也被派去征剿方腊……

    也许这里是方腊的逃亡的一支残部所在地,而非方腊的主力和主战场。这应该是正解!

    遇见本地“相师”

    上山之时就看到这位老者,给游客讲有没有去看相算命的?不要轻信上面的“长头发”!云云。

    返回来时,正见他在山上景区为一小伙子“叨叨”,特意过去坐下听听。正看相貌,说有主意人,易犯小人,要从善如流方好……接着看手相,我凑过去同看,学习学习。说他有财运,但易破财等……又接着号脉,一会说他脾胃不合,易有肠胃病,让他注意身体保养等……

    看完,总结性表示小伙还是不错的,防范之事须注意。小伙一脸茫然所思,不灵光(广东话叫“蒙擦擦”),看不出来什么反应,只是伸手掏钱,把两张大票留着,剩下的两张30元给了老者……

    我笑笑,说三项合参,厉害!只不过手相差一点意思。他不好意思笑笑说:哪里!随便看看,弄点零花钱,竟有些羞涩之意。问:老先生,会中医?从哪入门的?答:《内经》,《难经》,张仲景……问:好正的路子,怎么不行医?答:不让搞。又问:相面从哪来的?答:《麻衣》。然后聊开去,他考问:《四库全书》哪个编的?《永乐大典》谁编的?王重阳是哪人?等等,我能答的就答,不肯定的也把相关典故说说,这下子,也得到他的认可,说还可以吗你!。这才发现他算是爱读书人,在此地算个秀才型的,比较注重历史知识,也是个性情中人,住在山下村落。说自己的门联是自己写的,其他人是买的。心想,来时听他说别人算命不是,也许是错怪他,也可能是别人先瞧他不起,先说他的坏话,被他知道了才有气的!他应该是低调但有反抗性的人;眼神不好,头发稀疏地扬起,有点邋遢的样子,第一眼印象不佳,但是对说的来的人,还是充满善意的。临走,有些不舍,要留电话,说有事好联系,我说:相忘于江湖吧!他又说,山下会路过他家,走过两步挥手告别……

    一下又感觉有点旧派“孔乙己”的韵味!你别说,此地山清水秀历来文脉旺盛,据说是多出状元的地区。

    什么时候一定再来多流连流连走走看看,多熏陶熏陶!也许哪天再来登临黄山时,路过这里再见一次!

    那时,“白岳黄山”就成工对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齐云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po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