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一个问题:你觉得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同一个人吗?
《成为简•奥斯汀》剧照脑成像研究发现,当我们在考虑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时,用的是大脑中不同的区域。这就是说,我们并没有把未来的自己完全当成我们本身来对待。我们的大脑,并不觉得他们是同一个人。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未来的自己一定比现在的自己有更多的阅历沉淀,我们理所应当地把二者区分开呀!
不幸的是,这样的分开考虑并非对我们的生活毫无影响,而且毒害颇深。
请看场景一:时针已经悄然越过零点,你的眼睛却依然闪着奇异的光芒,手机屏幕的亮光打在脸上。最后一把,打赢我就睡!你对自己说。然后,三个小时过去,猛然瞥了一眼时间的你猛然醒悟——只剩四小时睡觉时间了,终于忍痛放下手机,一边战战兢兢地闭上眼睛,一边祈祷明天不要犯困。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晚上?(反正我是有)
再看场景二:你被要求在一个月内写一篇2万字的报告。从一号到十号:和朋友出去玩,短视频真好看;十号到十八:琐碎的事情真多,暂时推一推;十九到二十六:还是偶尔找时间查一查资料吧。噢!新发现的这本小说真精彩,完全停不下来。二十七到三十:时间都去哪儿了?看我不舍昼夜创造奇迹吧!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奋笔疾书”?(是的,我经历过)
如果类似的场景在你的生活里频繁出现,那我们披着同样的外衣:拖延症、坏习惯、不自律、娱乐上瘾……我们还拥有相似的内里——都看不清并习惯性高估未来的自己。
该图源于网络 侵删为什么我在这把游戏结束时不睡觉——不是我不明白熬夜的危害,而是我潜意识认为十分钟后的自己会睡、会控制好自己。
为什么我不在月初就开始筹备报告书写——因为相信明天的我会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更好的精力去完成这件事情。
这种错误的想象使我们像对待陌生人一样来对待未来的自己。我们对将来的定义就像倾斜绳上的戒环,明天不断变成明天,未来的自己被一直推向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惩罚、回报、幸福、悲伤……明明都是我们自己,我们却偏心地把未来打了折,把注意力都投给眼前的诱惑和刺激。后果可想而知。
夜深时点的灯会照亮未来的你作家亦舒说过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归宿。”
人永远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有区别只是付账的时间。
你给未来打折的时候,未来也在给你降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