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还有一个节日叫做“国际不打小孩日”。知道这个节日是因为支付宝里的养鸡小游戏,早晨领小鸡饲料时去回答了庄园小课堂的题目。题目问到4月30日是什么节日?两个选项一个是“不打小孩日”,另一个是其他节日。我一看觉得这个估计是个玩笑,就选了其他节日,结果我错了。我很好奇真的有这样一个“不打小孩日”吗?因此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发现真的是有这个节日的,而且是1998年就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发起了。也叫做“反体罚日”和“无巴掌日”。
看了很多资料,发现它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引起社会的重视。口号是“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有人说“没有一种爱是需要暴力表达的”。但中国自古也有“棍棒式”教育,有人说适当的棍棒教育也是一种挫折教育,适当的挫折教育也是孩子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一课。不过我觉得之所以会有棍棒教育也是有时代背景和观念的影响的。这些年来随着大家对教育的重视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尤其是“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这一观念的兴起,当代的父母已经收起了棍棒,开始学习引导式的教育了。
虽然我直到今天才知道这个节日,单从开始做妈妈那天起,我就认定了我不会靠打骂来教育我的孩子。其实我儿时作为一个女孩子的确很淘气,脾气也很倔强,所以经常挨揍。那时的我会哭会闹会讨厌揍我的妈妈。我特别希望她在我淘气的时候别揍我,而是能跟我一起玩。自己做了妈妈以后我就在想或许我的孩子也会正想吧,所以我要学着跟他做朋友跟他一起玩,也许他反倒能好好听话呢。一直以来,虽然也有很多次忍不住想要揍那个气人的熊孩子的冲动,好在因为之前自己定的目标都忍下了,但说服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惩罚也不能少。毕竟没有惩罚孩子自己是不会分辨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
现在我俩还算不上好朋友吧,我还在努力的路上。今天我把这个节日也分享给了他,他开玩笑说,今天他可要好好恣意过一天,想干嘛干嘛,因为今天不能打小孩。其实我俩都知道我从没打过他,而且他已经那么大了,早过了挨打的年纪。
晚上时他问我,真的有这么个节日吗?他以为我逗他玩的,他觉得挺有意思就陪我玩了一天。原来他和我最初一样也不相信居然有这样一个节日。不过我说了他就配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