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曾看过讲述甘肃省会宁县会宁二中高考纪录片《高三16班》,内心颇多感概,因为那看起来就像我们高中三年的倒影,一样的环境,一样的人物,一样的语言。今年休假无意间看到纪录片《中国门》,讲述的也是会宁一中高三挑灯夜战苦读,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死读,一个干饼一杯开水一顿饭的狠读。会宁县是有名的西北高考状元县,当高考成为一种唯一入门社会的手段之后,拼杀的状态就是惨烈的。门,是关卡,只有入门了,才能登堂入室,门里被描绘成鲜衣怒马黄金屋颜如玉俯拾即是。再加上会宁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效应,高三学生只有背水一战拼死向前的唯一出路。
中国门我高中时是05年到08年,非典刚过,汶川大地震已见,流年不利。那是老师就常说会宁学生是如何苦读,为上大学,有人甚至补习八年之久。在《中国门》中,我看到了熟悉的场面,千人操场晨读,晚上熄灯打着手电夜读,乡下的父母为了省去孩子来回奔波,一次性将两周的口粮用蛇皮袋装着送到校门口。操着甘肃口音大声的学李阳,背新概念英语。
中国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在风霜里挣扎了一辈子,将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孩子考上大学,才能鲤鱼跃龙门,成为城市人的夙愿。生活的艰辛过早的摧老了他们的身躯面庞,满面的皱纹正如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其中夹杂着多少生而为人的辛酸与不易。一把心酸泪,却真的不能付诸于满纸荒唐言,个中滋味,终成心里的不解郁气,让人苦闷。
中国门 中国门至今日,在广阔的黄土高原上,仍有许多家长,为了孩子高考,抛弃家中所有,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全职陪读,蜗居于城中村,更迭于晨昏中,每日埋锅造饭,只为解孩子后顾之忧。家中田地荒芜,果园废置,待到孩子考上大学,又要为学费奔波,贷款,卖地,确为破釜沉舟,以待毕其功于一役。可怜,可叹。
中国门纪录片中,有歌声,也有大段的沉默,暗淡的光线中,是沉重,也是思索,一个男孩子给自己的母亲唱了一首歌,心中或许有太多的想法,却用了这样一种牵强的方式。在今日,高考能否改变个人命运的答案已在五五之间,社会阶层隔膜蔽障越来越严重,阶层之间交流互换可能性流动性渐渐放缓。这些来自社会底层背负沉重家庭愿念埋头苦读的寒门学子,若是跨不过这道中国门,大多就像火箭残骸一般陨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而那些侥幸跃过龙门的,是否知道,门后的社会真如他们所料想的那样,美好而笃定,充满阳光?或许门后的残酷与绞杀会让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再次沉沦。如每年阿拉斯加的大马哈鱼溯流而上一般,代价堪称惨烈。
故乡放不下肉身,他乡住不了灵魂,所以才有了无穷无尽的乡愁与牵挂,等到年近三十,仍然漂泊于异乡,于大城市的光怪陆离与灯红酒绿之中,霓虹绚烂却无一片立足之地安身之所,家中父母渐渐年迈,华发丛生步履蹒跚,是否会后悔曾经执着于千万人中挤一独木桥?
中国门门和人,终归是一道选择题,门后面到底是家乡还是客居,多是让人迷茫的。高考,于许多人来说刻骨铭心,不光是那或多或少的改变命运,人生三年,坚定的不可阻挡的同仇敌忾的举家动员的为了这个目标,小心翼翼挣扎,如同悬挂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千个日日夜夜,不管多久过后回顾,心中仍是有所慨叹的。
中国门郑琼拍过一个纪录片叫《出路》,筛选了一个北京女孩,一个甘肃女孩,跟踪拍摄七年,北京女孩厌学,高中辍学,开酒吧办展馆最后出国留学,归国后在上海跟大师学画。甘肃女孩喜欢上学,却小学未读完,父母考虑女孩子稍微上点学就可以了,终归是要嫁人的,家庭每年开销不足五十块钱,早早的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到了后期,再也不接受采访。城市与乡村,最多的区别就是选择多寡吧,城市里人有一万种活法,尚且期待精彩,而乡村,人只是活过,或者称之为活命吧,苦苦挣扎于世。
中国门而高考,是他们认为唯一能抓住的稻草吧。纪录片中会宁县高三考生都有考前上山求神拜佛保佑的习俗,是有多无奈或者悲怆,才将一件学科学的事诉诸于虚无缥缈的鬼神之说,屏蔽了多少路,就只给自己留下了一条唯一的出路,安慰自己,安慰亲人?没有公平可言,或者尚不能谈之。其实,那些真正穿过中国门的人,或许刚刚开始了他的漂泊之路,肉体或者思想总有其一,无归宿感带来的怀疑性让他们很多时刻一不小心就掉入无尽的失落和迷茫中。
中国门北方多鸿雁,愿你此生辽阔,日落江河莫忘旧人曾婀娜;南方多阴雨,愿你缓步当歌,一缕炊烟似是梦中为归客。
愿漂泊的人都有酒喝,愿孤独的人都会唱歌,愿相爱的人终成正果,愿意自由的人终老烟波。愿把酒的人各抒丘壑,愿孑然的人守住城郭,愿执着的人各得其所,愿放逐的人终获解脱。
中国门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要有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