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朋友家,进去闲坐。客厅里里的一盆鲜花很是引人注目,鼻息里隐约有缕缕花香,问何花,答水培风信子。
哦,这就是风信子呀。是呀,喜欢不?当然,好看漂亮的物事谁不喜欢。那就送给你。 哈哈。知道朋友是客套,也就说说而已,兴许也是别人送来的礼物呢;咱这么夺人之爱,也不合适呀。于是答:你以为你是唐肥宋瘦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呀,我赞美一下你家的家姬,你一挥手,直接送我?
这是一盆养在一个像葫芦般的特制的玻璃瓶里面里风信子,白色的须根连垂带绕分布在清澈的水里,有点像是浸泡在白酒里的人参;而像水仙一样的“蒜”头正好当瓶塞,也像水仙一样的四片叶仿佛四只手,中间呢就是花团锦簇的风信子花朵了。知道菠萝吧,对,把菠萝周身的裂片全部换成花朵,这就是风信子的花形外观了。很明显,平素常用的“一朵”一词已经不合适,因为这是由无数朵集结而成的花团,层层叠叠,挤挤挨挨,粉红色的花颜让人想到了尚在襁褓里的婴儿,抑或那四片绿叶并不是襁褓而是年轻父母的四只手,托举着的毫无疑问那是小两口的至爱,是爱情的见证和结晶,是生活的喜气儿,是明天的希望。
回到家,风信子的俏丽模样还在眼前挥之不去。于是拜访度娘,以便知道终于这位俏佳人更多的信息。 有点意外的是,风信子原来纯然是外来美女,是风靡全球的名花,与郁金香一样享誉世界。于郁金香一样,荷兰也是风信子的主要生产地。百合科植物,也是球根花卉,别名洋水仙、五色水仙等。花语:风信子——胜利、喜悦、爱意、浓情蜜意 ;粉色风信子——倾慕,浪漫;紫色风信子——忧郁;黄色风信子——与你相伴很幸福;红色风信子——让我感动;白色风信子——不敢表白。
嗬,名堂,讲究可真多。 犹记第一次接触“风信子”仨字时,立马便从骨子里滋生出一腔爱意。寒风暖风,凉风清风,有很容易招故事的屏风,吴道子笔下的飘带当风,春来则东风,夏至而南风,秋来西风烈,冬临北风寒。除了肢体感觉外,风还是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使者。而“风信子”另名为“花信子”,意思是,某一天,当袅袅微风拂过眼眸,抚着脸颊,一颗敏感而渴望的心知道,满后园的花蕾就要开放了,姹紫嫣红,绿肥红瘦的季节就要到来了,天下难道还要比此更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么?就像这些天来,一个在考场上发挥不错的考生,查分之后,果不出所料。志愿也报了,分数绰绰有余。再过三两日,快递小哥忽然驰来,递来的不是包裹或纸箱,而是一纸信函,那是什么呢?甭问,是心仪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书。
幼时家里北厦,高高木质门槛下镶嵌一块有浅浮雕的青石板,说来也怪,每当雨前数小时,不论何样天气,青石板上都会毫无例外渗出一层细密的水珠,大雨的话那水珠甚至会流淌下来,于一辈子与庄稼打交道的父母来讲,这可是灵验之极的天气预报呐,哈哈,宝贝极了。后来呢遭受磕碰,石板有了明显裂纹,仙气也跟着了无踪影,父母为此还遗憾过好一阵呢。——如果照“风信子”的取名逻辑的话,敝家的这块门槛石堪称“雨信子”。
眼下的人一(智能手)机在手,无所不能,而古人就惨了,比如出门,除了车马劳顿就是徒步行走,个把月或更长时间,出行者跟家人那可真是死活不知,那是真正的“失联”。因此,便有了“一人不出门,二人不看井”,“一人不进庙,独自莫凭栏”等等的谚语。有了此前提,你就知道信息即由风衍化而来的“信”,是多么的珍贵和急切;如果还是好消息,比如是塞外报捷,科场高中,后园花开,游子归乡,征人凯旋,皇妃归宁之类,那就天大的喜事,难怪杜甫于逃难途中听说京城收复,顿然有“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的乐极泪奔。如此说,杜甫这首名作的诞生,也有“风信子”的功劳在其中呢。
喜欢“风信子”,正是因了那一丝古色古香,以及那一抹“国学”色彩,或者说是一缕梦幻般的悠远联想,这也是一直以来以为“风信子”系咱老祖宗遗产的缘故。而今却不是,那也没关系,至少“风信子”这个芳名是本土化的,那可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农耕史吔。即便是意大利面条,那也得盛到青花瓷碗里吃,而不能放盘子里,盘子是用来放菜的。要的就是这股子本土味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