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对工作和生活都很有激情的人,从上个世纪的1986年,20岁,我走出校园,怀着理想走进枝江广播局,到现在差不多33个年头,我呢,也快53岁,早到了牙齿长刺该认怂的年纪了。
认识我的人差不多都给老潘两个标签:记者、广告人。我猜想,这可能是我搞新闻的时候有些广告意识、搞广告的时候总喜欢搞点软新闻吧。也正因为这样,我得以在枝江电视台这个平台工作到现在,拿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资,担负起一个男人的家庭担当,也多多少少为咱们枝江的广电事业发展出了一点微薄之力。
50岁以后,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穿针引线的活儿突然间不会了。眼睛的功能一下子衰退了许多。远的地方我近视,近点的却是老花,狠下心思想拍个特写的时候,却很悲哀发现,原来我也有了散光。许多同龄人早已经从扛摄像机的工作中转身,我却还要滥竽充数在新闻部拖年轻人的后退。
我是个工作很认真的人。年过半百再回新闻部这几年,我两次获得湖北新闻二等奖,而我们台,据我晓得,这几年也就是这两次二等奖。在新闻部的这些年,我搞的采访,除了在本台发,网上总还是要鼓个泡的。近两年眼睛不好以后,为了完成采访的任务,为了对采访对象负责,我常要请台外边的人帮我摄像,也因为这样,很多采访单位对老潘的口碑都还不错。
我是个很爱学习的人。新时代、新思想,讲什么媒体融合,我也在努力的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网上一些同仁们探索的经验学习,然后,再努力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前一段时间台里安排我在新媒体跟几个年轻人一块儿工作。老实说,张兰石青他们确实青春张扬。几个小美女一日看尽长安花,短短时间就把云上枝江搞得熠熠生辉,而我挖空心思搜肠刮肚,也没有整出领导认可的闪光的东西。
我承认,摄像不行哒、写稿也慢,但老潘脑子里新闻感觉还有一点,广告意识也常常不自觉的冒出来,还可以在一些新闻专题写作和广告策划、创收增长的谋划上找到一点文化自信。PPT会一点、H5也晓得、各种短视频的策划与编导我还可以说个一二三。不是那么谦虚的说,在老早之前,老潘就不是一个只会向客户推介游动字幕和所谓拍专题的老家伙了。
相比张黎明、李君羊他们,我确实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我总是莫名地侥幸,或许领导们会说老潘还可以马马虎虎的凑合一下子呢。所以这次广告部选人,我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报了一嘴,其实我只是希望不必再扛摄像机而已,也希望不会像目前,因为不能扛摄像机常感觉自己是个闲人样的尴尬。听说选的几个人都已经定好了,但我还是不甘心的恳请各位领导,让我搞点力所能及的事,让老潘这个搞事总喜欢认真的家伙,在退休前的这几年不丧新闻志、不辱广告身吧,谢谢各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