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六十有余,一天学也没上过。不识字。
倒是曾经上过扫盲班。那时我在上小学,还有点印象。村里挨家挨户发了一本扫盲教材,封皮上印着成人的图像,里面印着稀稀疏疏,很大的字。
像小学生一样,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学习,对于乡邻们来说,是一件特别新鲜离奇的事。拿到教材,还自嘲、彼此取笑了一番。
上课的地点就在村口的小学。小学生放学后,需要扫盲的大人撂下手里的农活,胳膊下面夹着扫盲教材,三五一群,聊着家长里短,说说笑笑地就去了。可惜,这个班没开多久。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那本扫盲教材被扔到角落,时间长了也就丢失了。所以,这个课没能教会老妈认字。
老妈是天生的乐天派,且有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勤劳、朴实、善良。虽说不认字很多年,照样生活得开开心心。后来去大城市做生意,凭着不怕发问的精神,坐车、问路的事也基本都能应付自如。
智能手机普及后。老妈闲暇时,也会玩玩手机。玩游戏。看视频。听歌。这个时候,不认字的弊端就显现了。看不懂屏幕上的提示。看不了文字页面。斗地主时,人家跟她互动,她看不懂。有时,她正打着牌,突然想起什么,该做饭了,该喂鸡了,菜园里育的荆芥苗该揭掉塑料膜了,直接扔下手机就走了,连个招呼都不带打的,能把对方给气死。气死也没办法,老妈只会出牌,其他一概不看,看也看不懂。老爸看了,直乐呵。
有一天,老爸突然萌生了教老妈认字的想法。他说,年轻时忙碌,顾不上也就算了,这到了老年,把字认会,看看新闻,看看书,她生活中也可以多点乐趣。
说做就做。老爸从我们这拿了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老妈学得很认真。戴上老花镜,用手指着,念着。晚上学到很晚,白天天不明就起床。凌晨四点多,有时,甚至还不到四点就起来。老爸直抗议,怪她既劳累自己的身体,又影响别人睡觉。老妈可不管,说:“那我不抓紧时间,啥时候能学会呢?”
我们都开玩笑说,老妈要是有机会上学,肯定是个学霸。
靠着勤奋,老妈很快就可以磕磕巴巴地阅读了。当然,不认识的字很多。但她不怕问呀。反复问几次,也就记住了。问得旁边写毛笔字的老爸,一个字要写好久才能写完。
老妈都是拿孩子们的书读,《淘气包马小跳》《米小圈上学记》《同桌冤家》等。
我说:“妈,这些书是儿童看的,我给你找大人看的书。”她说不用,她认的字还不多,只能看这种书,这里面的字简单些,靠着认和猜,也能大概理解意思。
上小学的女儿成了老妈的好书友,经常给她推荐书,《大侦探小卡莱》《长袜子皮皮》等。订的《儿童文学》杂志,每次看完后,也都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姥姥,让她来拿。祖孙俩还常常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
我说:“妈,你最好学拼音。你要是解锁了拼音这项技能,就非常厉害了。你可以看拼音读物,这样很多字就可以自学了。另外,你还能打字。会打字后,可不得了。比如你现在听歌,这个首页有什么,你只能点什么听吧。要是会了拼音打字,你想听什么歌,比如《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直接在这个框中输入文字,一搜就出来了。还可以跟你姐妹微信打字聊天。”
老妈一听很感兴趣,让我们赶快教她。老爸发音不准。女儿正上小学,是教拼音的好人选。女儿热情也很高。但老妈嫌每周过来学一两次太慢了,天天来又没时间。
我想到了学拼音的软件,在她的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又耐心教她使用方法。老妈边学,边感叹:“这个好。这个好。”
我跟老妈说:“等你学好拼音、汉字,阅读没有障碍时,我给你买一些适合你这个年龄段看的书。都是很好看的。到时,估计你看得连吃饭睡觉都觉得没时间了。”她听了,很开心。她说她要抓紧学。
老妈如此勤奋好学。相信她很快就能学好,实现无障碍阅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