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的朋友圈里被18岁的照片刷了屏。面对整篇整篇的杀马特,我只能弱弱地说一句:哥已经活到第二个18岁了,再去看以前青葱岁月的胶原蛋白,除了给自己心里添堵实在没别的用处。
为什么大伙都在怀念那逝去多年的18岁光阴?那是个多么美好的数字:正式进入成年人的行列,却还不需要背负成年人的压力与忧愁。有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有死党一起做看似酷实则傻的事情,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考大学,有着一个美好的憧憬就是在大学里偶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用考虑房价,不用考虑名校的学位,不用看着位高权重者的脸色,无忧无虑,诗与远方。
所以你可以故意惹怒你喜欢的女孩子,她越生气你越觉得她喜欢你;
所以你可以故意激将你欣赏的男孩子,用圆珠笔戳他后背让他好好学习;
所以你们可能怀抱同一个梦想却奔赴了不同的城市,每天晚上让全宿舍的人听你们聊着没营养的话题;
所以你们也可能为了一点渺小的执着而不肯各退一步,然后两个人在雨中哭着对喊:
“大笨蛋,你这个大笨蛋!”
“对,我就是个大笨蛋!我如果不是大笨蛋怎么会喜欢上你!!!”
(以上情节来自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当然欢迎对号入座)
对于一个一只腿已经迈入四十不惑的吴老师来说,这些情节已经相当遥远。2018年第一天早上我摇摇脑袋,想总结一下自己2017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然后我真是惊呆了——啥都想不起来。
除了该完成的工作,其他的就是——“一事无成”。
我终于深刻地体会到,当自己一再地沉溺于《山高水长》那句“激扬文字的昨天”时,实则已经陷入一个逃避现实的自我安慰之中。看似忙忙碌碌的一年,最后能够让自己稍感安慰的成绩都是拿不出手的。
如果18岁的我穿越时空,看到今天的我,肯定也会嗤之以鼻。批判者最终都会成为被自己批判的对象,正正回应了那句经典: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SHE的《你曾是少年》,里面的歌词是这样唱的:
“许多年前
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
奔跑起来
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
想看遍这世界
去最遥远的远方
感觉有双翅膀
能飞越高山和海洋
许多年前
你曾是个朴素的少年
爱上一个人
就不怕付出自己一生
相信爱会永恒
相信每个陌生人
相信你会成为最想成为的人”
这首歌,从去年岁末到今年元旦,一直都在我的歌单里循环。
我想,年龄的增长并不会改变自己对某些理想和信仰的热情追求,而习惯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庸和藉口,才是让我在三十多岁“死去”然后一直重复自己的根本原因。我希望找回十八岁时自己的某种执着的单纯,在为稻粱谋的同时,依然牢记不要让自己变成年轻时曾经鄙视的样子。
正因如此,我才喜欢和年轻人一起插科打诨聊天问学。成熟需要年岁的沉淀,但激情却再难于三十后继续高昂。从你们身上,我也能看到自己曾经的样子:无所畏惧,砥砺前行。
从今天起,我重新拿起笔,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样子。
我希望哪怕八十,我依然可以活出芳华十八的青春年少。
也祝愿此时此刻看到这篇文字的你,可以活出自己最希望活成的样子。
2018,握手,美好。
网友评论